泰安煎饼亮相全国粮交会: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
泰安煎饼亮相全国粮交会: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
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这场全国粮食行业的盛会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参展,而其中,来自山东泰安的煎饼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作为“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的代表,泰安煎饼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更展现了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千年传承:泰安煎饼的历史渊源
泰安煎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拾遗记》记载,早在东晋时期就有“煎饼补天”的民俗传统。到了唐代,煎饼已经成为日常食品,诗人李观和牛僧孺的作品中都有相关描述。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更是专门创作了《煎饼赋》,详细描述了煎饼的制作过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
传统的泰安煎饼以玉米、高粱等粗粮为原料,经过浸泡、磨糊、摊制等工序制成。其特点是薄如纸、口感酥脆,富含膳食纤维,营养健康。2006年,泰山煎饼被列入泰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
产业崛起: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泰安煎饼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泰安市拥有55家煎饼加工企业,个体加工户上万个,年产量达到20万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在泰安市泰山粮食食品产业园内,煎饼产品已经发展出二十余种口味,从传统的玉米煎饼到创新的大米煎饼,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生产工艺上,泰安煎饼企业进行了大胆创新。例如,有的企业选用大米作为主原料,创新发酵和苏醒工艺,经过16道工序、72小时的精制,使煎饼的口感更加柔软香甜。同时,企业还开发了煎饼花、煎饼礼盒等新产品,将传统食品与现代包装相结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品牌升级:从地方特产到全国名片
在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由泰安主导创建的“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这是泰安煎饼从地方特产向全国性品牌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在展会现场,泰安组织了12家各具特色的煎饼企业参展,展出了40余个品牌。其中,一家企业的2000份试吃小包装仅两天就被抢完,产品全部被预定。多家企业与来自广东、广西、重庆、福建等南方省市的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为了推动煎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泰安市还积极参与制定了《山东煎饼》团体标准,并举办了首届山东煎饼技能大赛。这些举措不仅规范了煎饼的生产流程,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展望:从“百姓主食”到“经济主业”
泰安煎饼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从“百姓主食”到“经济主业”的跨越。未来,泰安市将继续以品牌为引领,以标准为规范,以产业为载体,以品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培强龙头企业,丰富产品体系,构建品牌矩阵,建立健全煎饼全产业链、品牌链和生态链。
同时,泰安煎饼产业还将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的结合,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品尝到这一传统美食。此外,泰安市还将依托泰山粮食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基地,打造行业知名品牌,推动煎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从地方特产到全国名片,泰安煎饼正在书写着一个传统美食的现代化转型故事。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泰安煎饼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