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让村民端上了“富盆子”
覆盆子让村民端上了“富盆子”
秋风起,金叶舞。丰收时节,走进华亭市西华镇千亩覆盆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覆盆子林,一颗颗红彤彤、饱满圆润的覆盆子镶嵌在绿叶之间,不仅装点了王寨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更让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工人正在采摘覆盆子
几年前,这里的覆盆子还仅仅是地头常见的野果,村民们偶尔采摘一些自用或拿到集市上换些零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当地政府意识到,这小小的覆盆子或许能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希望。2023年,华亭市招商引进了西华镇千亩覆盆子种植基地项目,在得到大力支持后,甘肃覆盆子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筹资建设了占地1016亩的覆盆子基地,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一场关于覆盆子的“绿色革命”悄然兴起。
“覆盆子喜土质疏松、含水量充足、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西华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药食同源的覆盆子生态农业发展。但要想大面积种植,并实现经济效益,种子品质是关键。”甘肃覆盆子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恩国表示,当地土生土长的野生果偏小且抗病性差,因此他们引进了公司在酒泉已经培育好的覆盆子秆苗的组培苗,先后将11万株组培苗种进了从西华村、西塬村、王寨村和龚杨村流转来的1016亩地里,并从地块平整、苗木栽植、灌溉、施肥、除草到挂果的各环节全部进行标准化、绿色化处理,确保了覆盆子的高产与优质。
据了解,覆盆子是小灌木,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三年丰产,四至五年时产量最高,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产量稳定且经济价值高。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需求的增加,覆盆子及其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具有较好的前景。
据西华镇人大主席乔文峰介绍,镇里目前种植的覆盆子,苗株已高达70公分,第一年就挂了果,且挂果率达到了30%左右,亩产收益达3000多元,超出了原本的预期。尤其是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7月份,就近吸纳了100多名务工人员,人均创收近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了稳定务工、增收。
考虑到未来覆盆子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华亭市着力规划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去年,在马峡镇建设了能年处理鲜果2000吨左右的覆盆子产业园区,通过深加工将新鲜采摘的覆盆子加工成原浆、果汁、果酱等多种产品。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室外配套工程,待正式投产后,将有效带动地方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今年采摘的新鲜果子先通过冷冻锁鲜,再运输到广州进行果酱加工。通过网上平台主销国内,通过订单出口国外。等产业园正式投产,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提高了覆盆子产业的发展水平。”乔文峰说。
这段时间,村民们穿梭在藤蔓间,忙碌而快乐地采摘着这来之不易的果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仿佛看到了自己辛勤劳动后换来的美好生活。“目前,村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行,农户参与’的模式让村民参与覆盆子种植,下一步,将引导大家利用科学种植技术自主种植,让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王寨村党支部书记左玉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