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初入职场必看:如何用劳动合同法保护自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初入职场必看:如何用劳动合同法保护自己?

引用
8
来源
1.
https://hrss.tj.gov.cn/ztzl/ztzl1/yshjjsnew/202403/t20240322_6568766.html
2.
https://sh.12348.gov.cn/sh12348/sites/songjiang/news-detail.jsp?entityid=b081d5ddaed94d81917b5da004d209e8&category=lpa.JudicialCase
3.
http://www.dg.gov.cn/12345/201801/page/notice/noticeDetailList.html?noticeId=da69995c6dea4f79905d1a85f9d574bd
4.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0661.html
5.
https://www.delilegal.com/news/literacy/ERinloDxTZKOawuTHteAQrlrOZDhrjUg
6.
https://www.huadu.gov.cn/zmhd/zsk/rs/content/post_10012622.html
7.
https://shfxyjw.zuel.edu.cn/xwzx/show-37867.html
8.
https://www.gdcourts.gov.cn/gsxx/quanweifabu/anlihuicui/content/post_1842476.html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签订一份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至关重要。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应包含用人单位名称、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及报酬等关键信息。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约定工资的80%,且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了解这些细节,能有效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让你在职场上更加从容自信。

01

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签订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第一道防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 劳动合同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劳动报酬
  7. 社会保险
  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除了上述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作为劳动者,一定要重视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02

试用期权益保护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职场新人最容易被“坑”的环节。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 试用期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4. 试用期考核:用人单位应当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并确保考核过程公平、公正、透明。

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确实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作为劳动者,要注意保存工作成果、邮件、聊天记录等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03

常见问题与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地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案例:

  1.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保存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2. 试用期“白嫖”:有些用人单位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3. 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04

维权途径

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协商解决: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

  2. 劳动监察投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必须执行。

  4. 诉讼: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维权过程中,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劳动者应当妥善保管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争议时使用。

总之,初入职场的新人一定要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