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双塔:千年古塔上的孙悟空浮雕
泉州双塔:千年古塔上的孙悟空浮雕
泉州双塔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两座分别建于唐代和五代时期的古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因塔身上精美的孙悟空浮雕而闻名遐迩。这些浮雕不仅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展现了泉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泉州双塔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的清源山风景区内,分别称为东塔和西塔。东塔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原名为“仁寿塔”;西塔则建于五代时期,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原名为“镇国塔”。两塔相距约200米,形成了泉州市区独特的天际线。
泉州双塔均为八角形五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身逐层收分,线条流畅。这种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充分体现了泉州地区古代建筑师的精湛技艺。每一层都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如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等。这些浮雕形象生动,线条优美,展现了泉州古代石刻艺术的高度成就。泉州双塔所在的清源山地势较高,周围山水环绕,具有独特的风水格局。古人认为,双塔的存在可以镇邪驱煞,保佑一方平安。
泉州双塔上的孙悟空浮雕采用了唐代盛行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这些浮雕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也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泉州双塔上的孙悟空浮雕将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与佛教信仰相结合,展现了泉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泉州双塔已成为泉州市的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泉州双塔及孙悟空浮雕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双塔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破损部分,确保文物的安全;通过考古、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揭示泉州双塔及孙悟空浮雕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举办各类展览、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泉州双塔及孙悟空浮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双塔及其上的孙悟空浮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