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十大镇馆之宝: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稀世珍品
故宫十大镇馆之宝: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稀世珍品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最大的博物馆,收藏了超过186万件珍贵文物,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涵盖了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等34类,每一件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欣赏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十件稀世珍品。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的生动见证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这幅长5.25米、高25.5厘米的绢本设色手卷,以精致的工笔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画中814个人物、28艘船、60只动物、30座建筑、20辆车辆、8辆轿子和170棵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
《平复帖》:现存最早的名人墨迹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书法作品,也是现存最早的名人墨迹。这件纸本墨迹作品共9行84字,无款,被宋代人认定为陆机作品,米芾将其评为“晋贤十四帖卷”之一。《平复帖》历经梁清标、安岐等人鉴藏,最终流入清朝内府,新中国成立后由张伯驹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作为陆机唯一传世的真迹,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缂丝工艺的巅峰之作
缂丝是中国古代丝织工艺中最高贵的品种,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梅鹊图》轴是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代表作,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以彩色纬丝织出梅枝和喜鹊的图案。整幅作品构图严谨,色彩典雅,展现了宋代缂丝工艺的高超水平。缂丝工艺不仅要求手工艺人技艺纯熟,还需要具备书画艺术修养,因此极为珍贵。
青玉云龙纹炉:宋代玉器的典范
青玉云龙纹炉是宋代玉器的代表作,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这件玉炉不仅展现了宋代玉器的精湛工艺,还体现了皇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代珐琅艺术的巅峰
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故宫博物院的珐琅之宝,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身圆形,鼓腹,象首卷鼻为耳,圈足。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炉釉质莹润,部分呈玻璃般的半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作品。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清代瓷器的绝世佳作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是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的精品,高18.2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7.5厘米。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置穿带耳。通体施红釉,釉色鲜艳夺目,如初凝的牛血,釉面光亮如镜。此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是清代瓷器中的绝世佳作。
酗亚方樽:商代青铜器的稀世珍品
酗亚方樽是商代后期的青铜器,高45.5厘米,宽38厘米,口径33.6×33.4厘米,重21.5公斤。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大意为:亚酗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方尊传世较少,此件珍品展现了商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独特艺术魅力。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清代宫廷钟表的巅峰之作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是清代宫廷钟表的代表作,高185厘米,宽102厘米,厚70厘米。钟体采用紫檀木框架,表面髹饰彩漆并描金,装饰楼阁、人物、山水等图案。钟内有七套机械系统,可以实现报时、表演等多种功能。这件钟表工艺复杂,制作精美,体现了清代宫廷钟表制作的最高水平。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清代宫廷的镇国之宝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由清宫造办处制造。金瓯永固杯共有四件,均为三足鼎形、夔龙耳、以象头为足、杯身点翠,浮雕纹饰、铭文、款式。杯口一面铸“金瓯永固”,另一面铸“乾隆年制”。四件金瓯永固杯分别是乾隆四年的一件鎏金铜杯,乾隆五年的两件金杯和乾隆六十二年(即嘉庆二年)的一件金杯。英国伦敦的华莱士典藏馆收藏有乾隆四年的鎏金铜杯和乾隆五年的一件金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五年的另一件金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六十二年的金杯。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元代雕漆工艺的巅峰之作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是元代雕漆大师张成的代表作,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作法。盘底黑漆浮躁,显然曾经重髹,正中署楷书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髹底漆时所加刻。近足边缘处有针划“张成造”三字细款,此为张成惯用的署款方法。此盘漆色和刀工均与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张成造”剔犀云纹盒如出一辙,系张成作品无疑,原款应为后髹底漆时所覆盖。张成以制剔红器最得名,负誉海内外,但剔犀器却稀见无多。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这十件镇馆之宝,每一件都凝聚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它们不仅是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