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离世死因被质疑,因《大海》风靡全国,他却说公司逼我唱的
张雨生离世死因被质疑,因《大海》风靡全国,他却说公司逼我唱的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我的爱请全部带走……”
这首《大海》问世于1992年,曾唱到无数人的心里,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会唱起这首经典老歌。
但这首歌对于张雨生来说,却是一个痛,一个枷锁,一个被逼无奈的结果。
1997年,张雨生突然去世,一代音乐才子如昙花一现般陨落,无数歌迷哭到晕厥。但此时,却有人曝出,他的死因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这位音乐魔术师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故事。
勇闯乐坛只为她
1966年6月7日,一个男孩降生在澎湖眷村的普通家庭。因为他出生后,当地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他父亲就给他起名为雨生。
大学之前,张雨生都没有展露他音乐上的天赋,相比之下,他更擅长文字表达和思想宣泄。
当时,他看不惯学校里的很多规定,不明白为什么比赛只能用毛笔,不明白为什么要剪掉长发,讨厌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罚。
他曾立下豪言:要做教育部长,整顿这些不合理的规定。张雨生不是说说而已,他选择香港政治大学进行深耕,打算从此开启自己的梦想之路。
这一切,却因为一个人的离世发生了改变。
这个人就是张雨生的妹妹,一个酷爱唱歌的女孩。
因为父母比较忙碌,妹妹几乎是张雨生带大的,他很宠这个比自己小5岁的妹妹,整天陪着她闹,也陪着她搞乐队。
直到一个暑气逼人的夏日,父母带着孩子们去溪边纳凉,张雨生因为上课没有参加,而正式这一天,出事儿了。
妹妹跑去玩水,却不小心掉进水里,好不容易被及时救上来,却因为医生的误诊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定格在了15岁。
当张雨生知道消息的时候,他已经错过了和妹妹的最后一面。
他呆呆地躺在床上,双目无神地看着天花板,和妹妹相处的每一帧画面都像电影一般在眼前回放,不知不觉间,枕头已湿了大半。
那段时间,张雨生整个心都空了,每天都跟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气。后来,是一场音乐比赛把他拉出了泥潭。
张雨生的朋友找到他,提出一起组队参加木船音乐比赛。他本想拒绝,脑中却突然响起了妹妹的声音:哥,咱们俩唱歌都那么好听,组个乐队那不得纵横整个乐坛啊。
去!必须去!张雨生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去唱歌,代替妹妹去实现她的音乐梦。
这个性格内向的少年怀着对妹妹的爱,勇敢的站上了舞台,用自己的歌唱实力征服了在场所有听众,顺利夺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金奖。
这时他还是把唱歌当做副业,能够宣泄情绪,赚点小钱就够了。专业歌手,他从没有想过。
不过,老天喂饭吃不是说说而已。
有一次在酒吧驻唱时,张雨生遇到了他的贵人,也就此开启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理想VS现实
著名制作人翁孝良听到张雨生干净清冽的嗓音眼前一亮,认准这肯定是个不可多得的歌唱天才,当机立下就要把刚写出的歌给他唱,他感觉这首歌就属于张雨生。
果不其然,张雨生凭借一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火遍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都能哼上两句,这首歌也鼓舞着每一个向前拼搏的追梦人。
一夜成名,张雨生成了炙手可热的歌坛新秀。碟片公司看到商机,借助他的外形声音和学历把他包装成一个干净的阳光少年。
第一曲歌爆火后,公司又安排他唱《天天想你》《想念你》。绝对的实力又加上迎合市场的内容,这两首流行歌没有不火的道理。
只不过大家听的是爱情的思念,张雨生唱的是对妹妹的思念。因为妹妹,他背上使命走上乐坛,可虚假的包装让他感觉失去了自己。
张雨生的刘海本来是飞上去的朋克风格,可自从出道后,在公司的安排下,他的刘海只能乖乖的趴在额头上,就像他自己一直乖乖的听从安排一般。
“我想做一张属于我自己的专辑”
终于,张雨生的义务服役给他带来了机会。他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创作,2年后,他带着自己的新专辑强势回归。
可是,这部倾注了张雨生全部心血的《带我去月球》太超前了,歌迷们都不买账,最后导致销量惨淡,公司也收回了他的创作自由。
为了挽回局势,张雨生接受安排,推出为他量身定制的新专辑《大海》。这部专辑是张雨生向市场的妥协,同时也带着对妹妹的思念。
一经售出,这张专辑销量高达600万张,主打歌《大海》更是传唱至今。
乘胜追击,很快张雨生又推出《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也是广受好评。只要公司安排的歌,就一定火得一塌糊涂,而张雨生只是歌曲的演绎者,连选择歌曲的权利也没有。
他写下《自由歌》,控诉公司为了赚钱让他失了自由。可是不满也得坚持下去,他还背着妹妹的梦想。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双面人,一面是阳光乖巧的,一面是桀骜不驯的。
有人说:张雨生每一张自我创作专辑,就得发一张非原创专辑。怎么判断这首歌是不是他写的,很简单,不像流行歌的就是,或者说不火的就是。
为了理想,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而只有在现实中创作的价值才能让理想之花得到养料,直白点,他需要钱才能养自己的梦想。
突如其来的车祸
1998年,张雨生的新专辑《口是心非》赢得了金曲奖最佳唱片的桂冠。入围了五次,这一次终于冲出重围,一举得冠。可惜,张雨生却来不了了。
原来,就在他拿奖的前一年,因为疲劳驾驶,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当时,此事轰动歌坛,无数人惋惜这位音乐才子的离世。
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传出来,有人传谣言说是张雨生酒驾、闯红灯······负面消息铺天盖地,无数的脏水向他泼来。
当时的媒体更是对他议论纷纷,难道生前就不快乐的张雨生死后也要经历一波舆论纠纷吗?
还好,他的工作室晒出了他车祸前的行程表堵住了那些谩骂的声音,也令无数人心疼起这个忙忙碌碌的青年。
一天24个小时,张雨生的工作时间竟高达20个小时,当晚还送了一个女同事回家。
满打满算,他能休息的时间也不超过4个小时,怎么可能不累呢?本来是有司机可以接送的,但是实在太晚了,张雨生就婉拒了。
可怜这样善良的人儿却没有好的结局,天妒英才,张雨生的生命永远停步于31岁,才刚过而立之岁,应该是一个人最充满生命力的时候。
张雨生在乐坛不过9年的时间,却留下了400多首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还一手培养起一代天后张惠妹。他的离世,成了音乐界最大的意难平。
除了爱他的粉丝听不到他的新歌,最难过的还是他的父母,先是丧女,后是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情一再上演,他的父亲不堪愁痛随他们而去,徒留母亲孤单在世。
张雨生相恋5年的女友也在他逝去后一直守在他们共同贷款买的别墅里,坚持一个人把贷款还完,经过长达十年才彻底走出来。
张雨生在他的最后一张专辑的封面上写着:这肯定不会是最后一张。可是,就这小小的愿望,老天爷也不能让他如愿。这张“不是最后一张”的专辑还是成了绝唱。
细数张雨生这短短9年的职业生涯,我们发现:他是幸运的,因为唱歌可以实现他的价值,也能实现他妹妹的梦想,
但他又是不幸的,因为他像一个傀儡一般只能唱迎合大众的作品,不能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
不过,最终,他还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尽管这个平衡是向现实妥协换来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总会在现实中被磨平棱角、丢弃理想,有的人是为了那碎银几两,有的人是为了支撑一个家。
只是当我们再听到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时候,是否还能想起当初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