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晓霆:打破死亡禁忌,寻找生命的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晓霆:打破死亡禁忌,寻找生命的意义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11716806_122033970/?pvid=000115_3w_a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6A05VMZ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3.
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297699
4.
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450018.html
5.
https://www.ourhkfoundation.org.hk/en/media/commentaries/%E9%97%9C%E6%B3%A8%E5%85%AC%E7%9C%BE%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5%8A%A9%E6%8E%A8%E9%A6%99%E6%B8%AF%E6%99%9A%E6%9C%9F%E7%85%A7%E9%A1%A7%E7%99%BC%E5%B1%95
6.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ee88610218c.html
7.
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1057152/%E9%A6%99%E6%B8%AF%E6%AC%A0%E7%BC%BA%E7%94%9F%E6%AD%BB%E6%95%99%E8%82%B2-%E5%AD%B8%E7%94%9F%E5%A6%82%E4%BD%95%E5%AD%B8%E6%9C%83%E9%9D%A2%E5%B0%8D%E6%AD%BB%E4%BA%A1%E5%92%8C%E5%A4%B1%E5%8E%BB
8.
http://www.news.cn/digital/20241010/a70eca7ef34243f09cae8d5b150cef36/c.html
9.
https://www.mdweekly.com.cn/m/article/detail?id=54346

“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堂必修课。‘死亡教育’其实也是‘生命教育’,如果缺乏对死亡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将是最可怕的沉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霆的这番话,道出了生死教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死亡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带“4”的号码被刻意避开,短视频中出现死者画面时弹幕纷纷刷屏“无意冒犯、厄运退散”,甚至在春节期间提及“死”字都会被长辈训斥。这种对死亡的避讳,不仅限制了我们对死亡本质的理解,也妨碍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回避态度正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根据哈尔滨医科大学田懋一教授团队的研究,截至2021年,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5310万,焦虑症患者同样达到53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54%和31.2%。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冠疫情暴发后,焦虑症患者人数在2019至2021年间增加了14.3%,几乎占到1990年以来增长总数的一半。

面对这样的心理健康危机,生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王晓霆指出,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和讨论死亡时,他的生命才会更有质量。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死教育呢?

首先,我们需要打破对死亡的禁忌,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正如王晓霆所说:“死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通过教育和开放交流,培养对死亡的理解与接纳,有助于改善个人的心理状况。

其次,王晓霆提出了发现生命意义的三种方式:

  • 设定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这个目标应该是自己设定的,哪怕很小也能让人精神振奋。
  • 提升对痛苦的承受能力。生命中不可避免会有痛苦,增强耐受性有助于在逆境中找到意义。
  • 体验生命的多样性。通过养育宠物、陪伴他人等途径,感受生命的丰富性,从而认识自我价值。

此外,推进生死教育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老年人死亡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临终关怀服务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通过生死教育,可以打破死亡禁忌,普及“优逝”理念,为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生死教育的实践中,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生前预嘱”这一概念逐渐被接受,让人们能够在意识清醒时自主选择临终医疗护理方式。87岁的沈仪琳在被诊断为结肠癌后,选择不再进行抗肿瘤治疗,而是专注于与家人相处,并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

面对死亡的智慧关乎我们如何更好地珍惜生命。接受生命的有限性,能够让我们在生活的苦乐中更加从容。通过教育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规划我们的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这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