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蒙自过桥米线:一碗传承百年的非遗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蒙自过桥米线:一碗传承百年的非遗传奇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c7d4b2ee7ece2432d0c5f0bc45f527ae
2.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8/27/content_300091.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6A0293400
4.
https://www.sohu.com/a/830024442_121956424
5.
http://www.yn.xinhuanet.com/20240908/83934b869704478c92bcc1619747ef1a/c.html
6.
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4/yunxinwen_0828/128101.html
7.
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5/yunxinwen_0116/131940.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27/detail-inckzwym7465268.d.html?oid=%E7%9A%AE%E5%85%8B%E7%81%B5%E7%94%B7%E6%A8%A1%E6%9C%8D%E5%8A%A1line%EF%BC%9Ayang533%E8%B4%B4%E5%BF%83%E7%94%B7%E5%8F%8B&vt=4&cid=76729&node_id=76729
9.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27/detail-inckzwym7465268.d.html?oid=%ED%99%88%20%EC%B9%B4%EC%A7%80%EB%85%B8[%EB%B0%B0%ED%8C%85%EB%A3%B8%EC%A0%91%EC%86%8D%EC%A9%9C%EC%BB%B4][%EA%B0%80%EC%9E%85%EC%BD%94%EB%93%9C:g90],%ED%99%88%20%EC%B9%B4%EC%A7%80%EB%85%B8[%EB%B0%B0%ED%8C%85%EB%A3%B8%EC%A0%91%EC%86%8D%EC%A9%9C%EC%BB%B4][%EA%B0%80%EC%9E%85%EC%BD%94%EB%93%9C:g90],%ED%99%88%20%EC%B9%B4%EC%A7%80%EB%85%B8zn8&vt=4&cid=76729&node_id=76729
10.
http://www.news.cn/talking/20250106/492fef1cefde4707b483a8a9e79ff906/c.html
11.
http://www.yn.news.cn/20240202/0e589a35d9134c1aaa96e6a3d6647031/c.html
01

三百年的味道传承

在云南蒙自,一碗过桥米线,承载着三百年的历史记忆。这道起源于清朝的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蒙自的骄傲。2014年,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份荣誉不仅属于蒙自,更属于每一位传承这门手艺的匠人。

02

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

在蒙自,有一位被誉为“过桥米线皇后”的王丽珠,她从16岁开始学习制作过桥米线,至今已有50余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丽珠不仅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技艺,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她改进了传统的“老汤”工艺,改为每天现熬新汤,并加入豌豆泥提鲜,撒入金菊花瓣中和油腻,让这碗汤更加鲜美健康。

在王丽珠的带动下,蒙自过桥米线的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她已培养了300多位徒弟,其中不乏佼佼者。比如“香麒园”的负责人佴姝彤,这位95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投身过桥米线事业,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还创新了摆盘方式,丰富了食材种类,让这道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03

从街头小吃到产业支柱

如今的蒙自过桥米线,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街头小吃。据统计,蒙自市现有各类米线经营主体近2000家,从业人员约2万人,年营业额近10亿元。为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蒙自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从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制定全产业链标准。

在创新方面,蒙自过桥米线也走在了前列。针对传统米线保质期短的问题,当地企业研发出保质期10天和180天的保鲜米线,为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过桥米线的配料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猪肉、鸡肉,发展到如今的松茸、黑松露等高端食材,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04

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蒙自过桥米线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蒙自天源大酒店,厨师团队将鸡蓉蛋花融入过桥米线,开发出养生石斛过桥米线,深受游客喜爱。酒店行政总厨张永贵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创新过桥米线,从营养学等角度研究和改善制作技艺,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

在蒙自,过桥米线已经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大米种植到米线加工,从土鸡养殖到菊花种植,每一个环节都在为这碗米线贡献力量。据统计,蒙自市日均生产米线100吨,年产值达1.6亿元。这条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更为蒙自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05

未来可期的百年品牌

根据《蒙自市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蒙自将实现制定出台覆盖生产、管理、销售、服务、质量追溯、品牌保障等环节的综合体系标准,培育授权“蒙自过桥米线”品牌店,实现蒙自优势特色过桥米线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

从一碗街边小吃,到国家级非遗,再到产业支柱,蒙自过桥米线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这碗承载着乡愁的米线,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