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情下的哀伤: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创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情下的哀伤: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创伤?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2A01WUI00
2.
https://finance.sina.com.cn/cj/2024-09-07/doc-incnifvq3888382.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0A05N7900
4.
https://opinion.caixin.com/2024-04-03/102182660.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926
6.
http://dghb.dg.gov.cn/zsjg/dzsjbyfkzzx/jkzt/crbycmkz/gzzyjjszn/content/post_4311226.html
7.
https://www.annabellepsychology.com/reflections-from-therapy-chinese
8.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0597.htm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亲人离世带来的哀伤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复杂性。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唐苏勤的研究显示,8.9%的人在丧亲后会出现持久弥漫的哀伤,而经历失独或疫情的人,这一风险更高。当传统的告别仪式被打破,当“最后一面”成为永远的遗憾,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永诀?

01

疫情下的特殊哀伤

疫情期间,许多家庭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无法送终,无法举办葬礼。这些“无法”,给哀伤过程增添了额外的复杂性。

“我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是最大的遗憾。”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疫情封控,我被困在外地,只能通过视频看到父亲的最后一刻。那种无力感,至今都无法释怀。”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母亲去世时,我们全家都在隔离。虽然知道这是防疫需要,但心里还是无法接受。没有葬礼,没有告别,感觉像是一切都没有真实发生过。”

这些故事揭示了疫情下哀伤的特殊性。无法送终和取消葬礼,不仅剥夺了人们最后的告别机会,也打乱了正常的哀伤节奏。这种“不完整”的告别,让许多人陷入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中。

02

哀伤的四个维度

唐苏勤教授指出,哀伤不仅仅是悲伤的情绪,它还包括情感、认知、行为和生理的变化。

情感上,人们可能会感到悲伤、怀念、内疚,甚至愤怒。这种愤怒可能指向自己、他人或逝者,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焦虑。

认知上,丧亲者可能会不断反刍事情的经过,自我谴责,贬低自己的价值,对未来失去希望。记忆力衰退和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的挑战。

行为上,有些人会逃避社交,害怕面对他人的询问;有些人则用工作填满生活,试图麻痹自己。这些行为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痛苦,但长远来看可能会阻碍哀伤的处理。

生理上,哀伤会导致心痛、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日本学者将其命名为“心碎综合征”。此外,食欲不振、失眠、精神不振、身体疼痛等都是常见的生理反应。

03

如何进行心理疗愈

面对如此复杂且深刻的哀伤,我们该如何进行心理疗愈?唐苏勤教授提出了四项任务:

  1. 接受现实:承认亲人已经离世的事实,允许自己感受痛苦,而不是逃避或否认。

  2. 经历痛苦: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处理悲伤。不要急于“走出来”,也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3. 适应变化:重新调整生活,学习在没有逝者的情况下继续前行。这可能需要改变生活习惯,重新定义自我身份。

  4. 重建联结:通过回忆、纪念等方式,与逝者保持一种新的、精神上的联系。这有助于维持情感的连续性,同时向前看。

对于那些因疫情而无法送终或举办葬礼的人,专家建议可以寻找替代的仪式感。比如,在家里举行一个小型的告别仪式,点燃蜡烛,朗读逝者的生平,或者种植一棵纪念树。这些象征性的行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心理上的告别。

04

寻求社会支持

哀伤不是一个人的事。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坦诚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许多城市都有哀伤辅导机构,提供一对一咨询或团体辅导服务。

此外,社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不要害怕向身边的人倾诉,也不要吝啬给予他人支持。在这个特殊时期,相互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哀伤没有固定的时间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为别人说“该放下了”就强迫自己。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自己慢慢愈合。记住,哀伤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亲人深深的爱与不舍。

在面对失去时,我们都是脆弱的。但正是这种脆弱,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人,更加懂得爱的意义。愿我们都能在哀伤中找到力量,带着亲人的爱,继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