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选择”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实践
“双向选择”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实践
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创新实施“双向选择”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双向选择”:创新党建工作的突破口
“双向选择”制度的核心在于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聘对象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领导干部,军队退休、自主择业干部,以及有过社会组织从业经历的人员。选聘条件严格,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共正式党员,党龄在10年以上,首聘年龄原则上在62周岁以下。
党建指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检查社会组织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情况;做好宣传工作,注重抓好不同类型典型的培养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指导社会组织做好登记、变更、换届及评估等业务工作。
实践探索:党建指导员助力企业发展的生动案例
在山西省清徐县,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田忻艳通过实地走访,详细记录企业党建现状和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山西美绿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员分散的问题,她建议采用线上形式开展活动,确保党建工作不断线。清徐县通过聘用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对160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全覆盖管理,党组织覆盖率高达95%以上。
大连金普新区则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之路。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章程,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工作机构、人员及经费上的重大突破。融科储能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支部立项目、党员定目标”活动,围绕降本增效成立了10个攻关小组,成功降低成本1700多万元。盘起工业公司党委开展的“改善立项”活动,5年共立项97个,其“三融入双提升”经验做法更是入围2022年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创新优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双向选择”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思路与党委政府不合拍同步的问题。党建指导员通过抓组建、协调、服务等六项职责任务,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党建活力进企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计划财务处党支部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该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搭建党支部内部交流平台和部门微信公众号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未来展望:推广“双向选择”制度的思考
“双向选择”制度的实施,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制度不仅优化了党建指导员的选聘机制,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这一创新做法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通过“双向选择”制度,党建指导员真正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服务员”、政策理论的“宣传员”和党建工作的“组织员”。这种创新做法不仅提升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