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建筑遗产在2025春晚绽放光彩
梁思成的建筑遗产在2025春晚绽放光彩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个名为《栋梁》的创演秀节目将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这个节目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古建筑手稿为基础,融合了XR、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贡献卓著。他的研究不仅涵盖了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还包括民居建筑等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形式。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建筑史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古建筑的实地考察和测绘上,更在于他们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栋梁》节目正是以梁思成先生的珍贵手稿为起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静态的图纸转化为动态的视觉艺术。节目团队集合了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运用三维立体模型和XR技术,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髓展现在舞台上。
“栋梁”视觉导演国丽表示,建筑不同于一般的纹样或花纹,它不仅有外立面,还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为了准确呈现这些细节,团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投影、舞台升降矩阵以及CG特效拍摄等。每一帧画面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在视觉上达到最佳效果。
这种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栋梁》节目中,也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在北京,膜结构建筑以其轻盈的结构和灵活的功能,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膜结构建筑在设计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如鸟巢形状、京剧脸谱等,展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在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传统青铜纹样通过陶瓷数码打印技术得以重现。这种技术不仅保留了传统纹样的美感,还增强了玻璃幕墙的功能性。在BIPV系统中,青铜纹样与光伏电池相结合,实现了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统一。
《栋梁》节目的创新尝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新表达。通过科技手段,不仅让静态的古建筑“活”了起来,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让古老的建筑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