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两岸观众缘何对春晚态度迥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岸观众缘何对春晚态度迥异?

引用
新浪网
14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8/doc-inehpccz7702098.shtml
2.
https://news.cri.cn/20250127/280875d2-9d3e-c411-739b-3f0ced192388.html
3.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300547.html
4.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14/herald/31d9c78e73fba9c70893fbb250156a46.html
5.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2/1e52ac7833914cbeaf68a1325f33e7d4.shtml
6.
https://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1/2025/0115/1051347.html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A4%AE%E5%B9%BF%E6%92%AD%E7%94%B5%E8%A7%86%E6%80%BB%E5%8F%B0%E6%98%A5%E8%8A%82%E8%81%94%E6%AC%A2%E6%99%9A%E4%BC%9A/23286677
8.
https://www.cnad.com/index.php?mod=case&act=view&titleId=345984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4%AE%E5%BB%A3%E6%92%AD%E9%9B%BB%E8%A6%96%E7%B8%BD%E5%8F%B0%E6%98%A5%E7%AF%80%E8%81%AF%E6%AD%A1%E6%99%9A%E6%9C%83%E7%9B%B8%E9%97%9C%E7%88%AD%E8%AD%B0
10.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18921897.html
11.
https://mp.ofweek.com/Internet/a356714912507
12.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5/01-26/10360308.shtml
13.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501/27/139997_54781296.htm
14.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872005590/6f9489d6019017nig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再次成为两岸民众热议的话题。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大陆观众热切期待着这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时,台湾观众却显得相对冷淡。这种差异背后,既有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新媒体时代下观看习惯的变迁。

01

两岸观众的不同反应

在大陆,春晚早已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据统计,2024年春晚的观众中,15-44岁的年轻群体占比高达51.59%,这表明春晚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B站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春晚相关内容的互动量动辄达到几十万,显示出年轻人对春晚的怀旧情感和文化认同。

相比之下,台湾观众对春晚的态度则显得较为冷淡。虽然总台春晚宣传片在海外多地播出时反响热烈,但在台湾,春晚似乎未能引起同样的共鸣。一位在台湾经营民宿的老板表示:“每年春晚的时候,我们这里都不会特别关注,除非是有台湾艺人参加,才会稍微留意一下。”

02

差异背后的原因

这种差异背后,政治因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在文化领域推行“去中国化”政策,试图削弱两岸之间的文化联系。然而,正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所言:“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共承中华文化,差异主要在制度。”这种人为的阻隔,并不能完全抹去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两岸在传统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点,比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然而,在现代文化认同上,两岸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春晚的态度上,也反映在对其他文化产品的接受度上。例如,虽然春晚在台湾的影响力有限,但一些大陆的电视剧如《甄嬛传》却在台湾持续热播,2024年在台湾八大电视台播放时,13天内累计观看量达到700多万人次。

新媒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春晚的观看习惯。在大陆,年轻人通过B站等平台“考古”春晚,用弹幕和评论进行互动,让春晚成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现象。而在台湾,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这种新媒体互动模式并未在春晚观看中得到充分体现。

03

未来的展望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文化认同的力量依然强大。正如一位在台湾生活的大陆游客所说:“虽然在台湾看春晚的人不多,但每当听到《难忘今宵》的旋律,还是能感受到一种熟悉的亲切感。”这种文化上的共鸣,或许正是两岸关系中最珍贵的部分。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春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2025年,B站首次获得春晚转播权,将通过弹幕文化为春晚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创新尝试,或许能为两岸观众提供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让春晚不仅是“一台晚会”,更是一个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纽带。

正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所说:“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春节都是我们共同的节日。虽然看不看春晚是个人选择,但那份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是我们共同的情感。”这种跨越分歧的情感共鸣,或许才是两岸文化认同最真实、最动人的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