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登上米兰时装周,贵州文化闪耀国际舞台
苗绣登上米兰时装周,贵州文化闪耀国际舞台
近日,“中国苗·艺术展”在米兰时装周上惊艳亮相,来自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小谷陇村的苗绣元素成为焦点。这一古老技艺不仅在国内得到传承和发展,更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展现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苗绣,作为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聚集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绣以其精美夸张的构图、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绣的历史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据《苗族简史》记载,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一带的苗族祖先因氏族部落的战争而进行迁徙,为了使族人不忘记这片故土,便用丝线将历史绣在布制的日常用品上。苗绣技法纷繁复杂,涵盖了绘花、凿花、剪纸、贴花、牵花、挑花、编花、雕花等多种门类。具体到苗绣针法上,又可分为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盘绣、挑绣等上百种,这其中每种绣法里又综合多种技法。其中,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又是苗绣颇具独特性的技法。
苗绣的图案和色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苗族刺绣色彩鲜艳明快,用色大胆而灵活的同时讲究冷暖的对比,注重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取得一种色彩美的协调。题材多见回顾历史、自然万物、神话传说,如山川日月、花鸟虫鱼、姜英射月、“妈妈树”枫香树等。特殊的记史方式也让苗族服饰被认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纹样造型夸张生动,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不同形态的物象自由组合,情趣盎然。同时,构图对称和谐而形态自然,造成一种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近年来,苗绣元素频繁出现在国际时装周上,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2025春夏米兰时装周上,多个品牌将苗绣元素融入设计中,让这一传统工艺焕发新生。设计师们通过改良和再创造,将传统的苗绣艺术与现代时尚融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
苗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教育方式。通过学习刺绣,苗族的年轻一代能够深入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在苗族文化中,刺绣是一种教育形式,妇女们在绣制过程中向女儿们传授技艺的同时也讲述家族和民族的故事。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不仅传递了技艺,也让苗绣在家庭和社区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绣作为传统工艺的代表,不再局限于苗族的服饰和日常用品中,而是通过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了创新和应用。无论是时尚界、家居设计,还是文创产品,苗绣凭借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手工工艺,逐渐成为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
贵州民俗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苗绣作为贵州文化的代表,通过国际时装周等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未来,随着更多设计师和品牌的参与,苗绣这一传统工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