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锡小笼包:百年匠心,一口鲜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锡小笼包:百年匠心,一口鲜香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4544851_121123711
2.
https://www.sohu.com/a/827232366_121702330
3.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c6ecc26ced8dfcc6b98fd57b2bfa7cdf.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GAFRHV0556B55W.html
5.
https://post.smzdm.com/p/a0x0957r/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1A04XUK00
7.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438103dcad397db215c15ea8c4d98a91.html
8.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61239
9.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32238438141788686/
10.
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440465297020030235

“扎一篓小笼走上海,是老无锡人的一个老习惯。”这句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无锡小笼包在江南水乡的特殊地位。作为江苏无锡的传统名点,无锡小笼包以其皮薄卤多、鲜嫩味香而闻名,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在沪宁杭一带也备受喜爱。你是否品尝过最地道的无锡小笼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道百年美食的奥秘。

01

百年传承,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据地方志记载,无锡小笼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常州万华茶楼就开始售卖加蟹小笼馒头,开启了江南小笼包的历史。而无锡小笼包的代表——王兴记,更是有着百年的历史传承。这家创始于1920年的老字号,不仅见证了无锡小笼包的发展历程,更将这道美食推广至全国乃至海外。

02

精湛工艺,造就“皮薄卤多”的绝妙口感

正宗的无锡小笼包,讲究的是“皮薄卤多、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从选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面皮:采用紧面薄皮,不经过发酵,要求面团光滑筋柔。每两面团需制作成5个面皮,每个面皮薄如蝉翼,却要能承受充足的馅料和汤汁。

馅料:以精选猪后腿肉为主,七分瘦三分肥,加入上等香油、酱油、料酒等调味。秋冬季节还会特别加入蟹黄油,使馅料更加鲜美。馅料需要反复打制,直到肉馅紧致有弹性。

汤汁:这是无锡小笼包的灵魂所在。汤汁的来源是肉皮冻,选用新鲜猪皮,经过长时间熬制,制成透明的胶状物。在包制时,将肉皮冻与馅料混合,加热后即化为鲜美的汤汁。

蒸制:使用特制的小蒸笼,每笼10只。蒸制时间严格控制,既要保证面皮柔软,又要保持汤汁的充足。出笼后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晶莹剔透,隐约可见粉红的肉馅。

03

独特风味,区别于其他小笼包

与上海南翔小笼相比,无锡小笼包有着明显的区别。南翔小笼体积更小,馅料偏咸鲜,而无锡小笼包则个头稍大,馅心紧致,口味偏甜。这种甜味并非简单的糖分,而是通过猪肉本身的鲜甜和调味料的巧妙搭配,形成独特的江南风味。

04

文化传承,从无锡走向世界

无锡小笼包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王兴记等老字号不仅在国内开设多家分店,还将这道美食带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我的前半生》等影视作品中,无锡小笼包也频频亮相,成为展现江南文化的符号。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对小笼包的思念:“小笼包这个东西是时间长了就想吃,罗庄靠北这块里卖小笼包的是真少……包子也不贵一笼饱饱的。”另一位网友则回忆起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每次看到小笼包,内心都会再想起大学时候的这一口紫菜瘦肉的!今天终于找到了!还是经典的那个味道!”

从街头小吃到文化名片,从地方美食到国际声誉,无锡小笼包承载着无锡人的智慧与匠心。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无锡,不妨走进王兴记,品尝一口正宗的无锡小笼包,感受那份穿越百年的美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