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壮士出川》:一部还原川军抗战真相的史诗巨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壮士出川》:一部还原川军抗战真相的史诗巨作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0363202_121924583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1A04UXW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CLMJQJ0517990C.html
4.
https://scsqw.cn/whzh/bsjy/content_162319
5.
https://m.yiche.com/baike/221066.htm
6.
http://scdfz.sc.gov.cn/gzdt/zyhy/content_158624
7.
https://m.krzzjn.com/show-924-141726.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9/20/54482765_1136142373.shtml

“四川军队出川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先声。”这是《壮士出川》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对川军抗战历史最精炼的概括。这部以淞沪会战为背景的抗战剧,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次对川军抗战历史的深情致敬。

01

川军:从“双枪兵”到“无川不成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7月10日,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就电呈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呼吁立即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在南京国防会议上表示:“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和粮食若干万担。”这句话,开启了川军抗战的序幕。

从1937年到1945年,四川先后出动40余万军队,输送壮丁约300万人,占全国实征壮丁总数的五分之一。川军先后组建了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六集团军,以及郭汝栋第四十三军、范绍增第八十八军等部队,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

在淞沪会战中,杨森的第二十军率先参战,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川军士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线。在南京保卫战中,饶国华师长率部死守广德,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他留下绝命书:“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入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最终壮烈牺牲,年仅44岁。

川军的英勇表现,改变了其在民国前期“双枪兵”(指士兵带着吸食鸦片的烟枪行军打仗)的不佳名声,赢得了“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种转变,正是《壮士出川》着力展现的核心内容。

02

艺术再现:从历史到荧幕

《壮士出川》通过学生连长张抗及其战友的视角,展现了川军从上海到山西、山东等地的浴血奋战历程。该剧的成功,在于其对历史真相的精准还原和对人性的深刻刻画。

导演花菁坚持使用年轻演员,以更贴近现实的方式展现战争的残酷与无奈。剧中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还细腻地描绘了普通士兵的情感和心理变化。通过张抗的成长历程,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学生如何在战火中成长为英雄,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做出选择。

该剧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川军精神的深刻诠释。川军士兵多为农民出身,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凭借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创造了多个战场奇迹。这种精神,正是《壮士出川》想要传递给当代观众的核心价值。

03

川军精神:历史与现实的共鸣

川军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用剧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了胜利,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种精神,包含了对国家的忠诚、面对强敌的勇敢、以及在绝境中保持希望的坚韧。

在当今时代,川军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它激励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要有勇气面对现实,勇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它教导我们在逆境中,要始终保持希望,相信光明终将到来。

《壮士出川》之所以能够赢得观众的高度认可,单集收视率达8.9%,份额高达24.87%,并连续四天蝉联省级卫视收视冠军,正是因为其成功地将这段悲壮的历史转化为艺术作品,让当代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川军精神的震撼。

这部剧,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明白,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英雄们,而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