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老年人预防保健
秋冬季节老年人预防保健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关注老人健康就是爱老助老的很好体现。“寒露”已过,“霜降”将至,南方的气温逐渐下降,老年人健康保健的侧重点相较夏季明显不同。
年龄的不断增长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常见的生理特点有衰老、免疫力下降、代谢率降低、骨质疏松、视听能力下降等,各内脏系统随着年龄增长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呼吸系统的表现主要有:鼻粘膜变薄、加湿功能变差、鼻腔容易干燥出血、咳嗽反射变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并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胸椎变性及呼吸肌力下降,使老年人活动耐力进一步下降,不能耐受剧烈运动。循环系统的表现主要有: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血管壁弹性降低、硬化且变厚,血管老化及管内脂质沉积,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窄。秋冬季节天气较寒冷干燥,易发生流感、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其次,气温降低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体质不好的老年人就一定要警惕起来,提前做好养生保健。下面六个方面,是一些老年人秋冬保健的要点,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1.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早秋天高气爽,是适合户外活动的好机会,老年人要走向大自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练拳、舞剑、郊游等活动,以达到通血脉,利关节,丰肌肉,延缓各器官衰老的目的,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2.调节饮食,养肺生津。老年人由于五脏弱,胃肠功能下降,调节饮食应以润躁益气为中心,以滋阴润肺为原则,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在饮食上要努力做到低脂、低糖、少盐、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建议老年人食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生、冷、硬、粘、不易消化的食物。滋阴润肺可以多食用芝麻、核桃、糯米、蜂蜜。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如秋季保健养生三宝:银耳、莲子、百合。
3.注意保暖,保持良好作息。秋冬季早晚温差相对变化大,老年人抵抗力和耐受力低,尤其易患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衣着适度。秋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养生重在“养心”,“养心”重在心理平衡,心理平衡重在保持“三心”,只要时时处处保持一颗正面之心、感恩之心、欢喜之心,人的身心永远会保持平衡健康。
5.定期检查、合理用药。秋冬季,呼吸道、心脑血管病高发,应加强日常指标检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和血氧饱和度等,可以在家里储备一些常用的仪器,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果感到不适,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去调整或增加用药。
6.警惕秋冬季高发病。秋冬季寒冷干燥,极易发生秋躁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病等疾病,老年人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原发病,亦可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提高免疫水平,做到未病先防,安心过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