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无基因突变肺癌:免疫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早期无基因突变肺癌:免疫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然而,即便在早期肺癌中,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复发。针对这一问题,医学界已经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通过免疫药物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肺癌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是「肺腺癌」,约占73%,其次是「鳞状细胞癌」,约占12%。肺癌第一期是肿瘤小于四公分且无淋巴转移;第二期是肿瘤四至七公分或局部淋巴结转移;第三期是肿瘤大于七公分、或侵犯重要器官、或转移至纵膈腔淋巴结,又可分三A、三B或三C期;第四期则是出现远端转移。
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胸腔内科李岡远医师说,第一期至第三A期为早期肺癌,治疗目标是根除性手术。不过,根据过往几十年经验,病人手术后仍有60-70%,甚至80%病人会复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在两年内复发。因此,除了手术外,还要做辅助性的治疗,以减少复发机会,达到真正的治愈。
基因突变者口服标靶 无基因突变做免疫治疗
肺腺癌的病人中有55%会发生EGFR基因突变,因此,辅助治疗前要做基因检测,如果有EGFR基因突变可以在辅助化疗结束后,服用标靶药物治疗。针对无EGFR基因突变者,约占45%,可以做免疫染色,若肿瘤的PD-L1表现量高,可以在术前或术后,进行辅助性免疫药物治疗。
有关免疫治疗,李岡远解释,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辨识癌细胞跟正常细胞,当免疫系统的T细胞认出癌细胞后,会将其消灭。可是狡猾的肿瘤会用很多方式欺骗T细胞,其中一种是肿瘤细胞的PD-L1,跟免疫T细胞上的PD-1两个分子结合后,T细胞会将肿瘤误认是自己人,不会发动攻击,肿瘤就趁机壮大。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PD-L1跟PD-1阻断,「此时,T细胞会突然醒过来,发现原来敌人就在身边」,此时免疫细胞开始活化,追杀癌细胞。
PD-L1表现量越高 免疫治疗效果越好
根据过去十多年来经验发现,PD-L1表现的肿瘤细胞比例越高,免疫治疗的效果越明显。肿瘤不表现PD-L1,很可能代表癌细胞是以别的方式瞒骗免疫系统,PD-L1的药物就无用武之地。
李岡远指出,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早期肺癌病人,术后做完化疗后,紧接着进行一年的免疫治疗,研究发现PD-L1表现量大于50%的病人,可以减少57%的复发风险,表现量低于50%的病人,也可降低34%复发风险。
术前前导性辅助性免疫治疗 1/4病人的癌细胞被杀光光
目前免疫治疗可以选择术前或术后做,两种都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最新临床试验发现,肿瘤较大时在术前经3到4个疗程的化疗合并免疫治疗,等肿瘤缩小后再动手术,术后可再免疫治疗,可以更有效降低复发率。因此,术前或术后都做免疫辅助治疗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李岡远表示,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术前做化疗合并免疫治疗,在手术后将切除组织送验发现,已经看不到活的癌细胞,「以前化疗几乎看不到这种成绩,顶多一百人只有一 ~ 二人,现在免疫疗法治是一百人中就有二十到二十五人,就有这样的结果」,且90%以上病人不会面临复发命运。
在李岡远的病人中,有一名罹患肺癌第3B期的59岁男性病人,没有EGFR基因突变,不过,PD-L1表现量高,术前做化疗合并免疫治疗后,原本非常大的肿瘤明显缩小,等到术后接着做一年的免疫治疗,至今5年没有复发,成效相当好。因此鼓励,没有基因突变的早期肺腺癌病人应勇于治疗,手术之外和医师讨论辅助性免疫治疗,以争取真正治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