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李谷一到朱清章:春晚里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李谷一到朱清章:春晚里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777707_121924583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O6ILMI055652KX.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2585916_121924583
4.
https://www.sohu.com/a/852630424_121924583
5.
https://www.sohu.com/a/853209722_121924583/
6.
http://m.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4-03/19/content_8974591.htm
7.
https://m.qidian.com/ask/qzfamjdqbwz
8.
https://www.shiguai.gov.cn/bmdt/21668.html
9.
https://m.ximalaya.com/ask/q13192037
10.
https://hunan.voc.com.cn/news/202402/22384467.html

2025年春晚前夕,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80岁的歌唱家李谷一因身体原因,将再次缺席央视春晚。这位与春晚相伴40余载的艺术家,其缺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目变动,更勾起了人们对春晚记忆的深深怀念。

自1983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以来,李谷一的身影几乎未曾缺席。她演唱的《难忘今宵》从1984年起就成为春晚的压轴曲目,那熟悉的旋律和温情的歌词,陪伴了几代人的新春记忆。这首歌以“共祝愿祖国好”结尾,寄托了中国人对家国团圆的美好期待,也成为了春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谷一的身体状况已难以支撑高强度的演出。2023年和2024年,她已连续两年未能登上春晚舞台。这一消息让许多观众感到遗憾,但也理解这是对艺术家健康的负责之举。正如她在社交媒体上所说:“因身体不好,还是不能上春晚,对不起大家哦!”

李谷一的缺席,让人们更加珍惜春晚这个文化平台。《难忘今宵》不仅是一首歌,更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和谐的美好向往。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记录了无数家庭的欢聚时刻。即便李谷一无法亲自登台,但她的歌声早已深深印在人们心中,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

在春晚的舞台上,不仅有艺术的传承,更有道德的弘扬。2015年春晚,一位普通退休职工的故事感动了全国观众——他就是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朱清章。1975年,朱清章的养母因脑溢血成为植物人。在随后的31年里,他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最终创造了医学奇迹:养母不仅苏醒,还重新站了起来。

朱清章的事迹诠释了中华民族尊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的故事在2015年春晚被搬上舞台,通过艺术化的呈现,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朱清章还受邀到各地进行孝道文化宣讲,用亲身经历感染着更多人。在辽宁省瓦房店监狱,他的一场宣讲让在场罪犯深受触动,许多人表示要通过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尽孝。

李谷一和朱清章,一个用歌声传递文化情感,一个用行动诠释孝道精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春晚作为国家级的文化平台,不仅展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无论是李谷一的歌声,还是朱清章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发展的。它们既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春晚的主题“家和万事兴”所表达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和”,在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种文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李谷一能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也期待更多像朱清章这样的道德模范涌现。他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