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阳教你如何在恋爱初期保持良好心态
杨冰阳教你如何在恋爱初期保持良好心态
在恋爱初期,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心理学家金·巴塞洛缪提出了四种成人两性依恋类型,而杨冰阳在她的著作《恋爱心法》中也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她建议,在恋爱初期不要过分付出,避免过于依赖对方,并且要建立适度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内省和信任的逐步建立,可以更好地维持健康的恋爱关系。
四种依恋类型与恋爱初期心态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依恋理论,他的学生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通过其“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金·巴塞洛缪(Kim 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即: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恐惧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在情感上稳定,能够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持积极看法,能够以开放和信任的态度与人交往。
焦虑型依恋:焦虑依恋的个体往往担心被爱的人离开他们,对伴侣的承诺和爱抱有不确定感。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过度依赖和需要不断的保证。
恐惧型依恋:恐惧型依恋的个体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在想要接近和想要避免亲密关系之间挣扎。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独立和自给自足,对建立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会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距离。
在恋爱初期,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例如,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会过度联系对方,频繁发信息或打电话;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可能在感情升温时选择逃避;而安全型依恋的人则更容易建立健康的互动模式。
恋爱初期常见的心态问题
过度依赖,失去自我:有些人会把对方当成生活的全部,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都极度渴望对方的支持和陪伴。这种过度依赖不仅会给对方带来压力,还会让自己失去独立性。
频繁联系,渴望回应:过度的联系和对回应的渴望会让对方感到窒息,也会让自己失去主动权。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过度付出,不求回报:在恋爱初期就表现出过度付出的状态,不仅会让对方感到愧疚和压力,还会让关系失去平衡。付出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过度解读,患得患失:对对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进行过度解读,会让自己变得敏感和脆弱,也会让关系失去平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坦诚的基础上的。
急于确定关系,缺乏耐心:急于确定关系的行为会让对方感到压力和不安,也会让自己的需求感暴露无遗。真正的爱情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和磨合的。
如何调整心态,建立健康关系
保持独立性:即使在恋爱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空间。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和寄托都放在对方身上,而是要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学会控制联系频率: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要因为对方没有及时回复而感到失落和沮丧。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和不安,不要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对方身上。
在付出和回报之间找到平衡:不要一味地付出而不求回报,也不要因为对方的付出而感到有压力。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对对方的每一个举动都进行过度的解读和猜测。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坦诚的基础上的。
学会讲故事:在聊天时,要学会讲故事,只要是有趣的对话内容,对方一定会愿意聊下去。例如,你可以分享自己过去的一些有趣经历,或者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计划。
增加深度互动:不要把吃饭当成主要的聊天内容,而是要去做一些需要动脑、动手、动脚的事情。例如,你们可以一起去打网球、赛车或者射箭,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增加一点竞技的成分。
加快进程:不要让感情在长时间的不见面中挥发掉。尽量多见面,多经历事情,让感情在自然的相处中逐渐升温。
案例分析
小美和小明是一对刚认识不久的恋人。小美属于焦虑型依恋,她总是担心小明会离开她,因此不停地给小明发信息,甚至在小明没有及时回复时感到失落和沮丧。而小明属于回避型依恋,他害怕被束缚,因此在感受到小美的过度依赖时开始逃避。
在这种情况下,小美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过度联系的频率,给小明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同时,小明也需要克服自己的回避倾向,学会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双方的努力,他们最终建立了一种更加健康和平衡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建议,相信在恋爱初期的聊天中,能够更加顺畅和愉快。用心去聊,真诚相待,必能为未来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