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药师日:职场人士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
世界药师日:职场人士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
在第16个“世界药师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聚焦一个与职场人士密切相关的话题——止痛药的正确使用。作为全球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职场人士中,由于工作压力和环境因素,疼痛问题日益普遍,如何科学使用止痛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场人士的疼痛困境
职场人士面临着多种类型的疼痛困扰:
肌肉骨骼疾病: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或重复性工作动作,容易导致肩颈痛、腰背痛。据统计,超过60%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曾经历过慢性背痛。
视力问题: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容易引发视疲劳、干眼症等。一项调查显示,约80%的职场人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
听力损失:对于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如建筑工人、工厂操作员,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精神压力和焦虑: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职场人士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
腱鞘炎:频繁使用键盘鼠标,或从事精细手工操作的人员,容易患上手腕、手指疼痛的腱鞘炎。
止痛药使用的误区
面对疼痛,很多人习惯自行服用止痛药。然而,这种做法存在诸多误区:
“遇痛即止”可能掩盖病情:随意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诊断。例如,阑尾炎的腹痛如果被止痛药缓解,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不会成瘾:很多人担心止痛药会成瘾,事实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并不具有成瘾性。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麻醉性止痛药和安眠药。
不要盲目选择老药:一些人偏好使用“老药”,如安乃近,但这些药物可能因风险较高已被淘汰。选择止痛药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能随意掰开或碾碎服用:肠溶片、缓释片等特殊剂型的止痛药,如果被掰开或碾碎,会导致药物快速释放,增加中毒风险。
不要自行增加药量:非甾体抗炎药物存在“封顶效应”,超过一定剂量后,镇痛效果不会增强,反而会增加副作用风险。
避免随意叠加使用:两种同类止痛药叠加使用会增加副作用风险。如果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科学使用止痛药的建议
遵医嘱服用:任何止痛药都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定期复查:长期使用止痛药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副作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需告知医生,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
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果吞咽困难,可选择止痛贴剂或针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止痛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非药物治疗:对于慢性疼痛,可以尝试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结语
在职场人士中,疼痛问题已日益普遍,但止痛药的使用需要谨慎。在世界药师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重视药师的专业指导,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合理使用止痛药,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记住,药师不仅是药品的提供者,更是用药安全的守护者。当面对疼痛困扰时,及时寻求专业意见,才能真正实现“无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