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琶洲双璧:郑氏宗祠与琶洲塔的守护与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琶洲双璧:郑氏宗祠与琶洲塔的守护与新生

引用
大众点评网
8
来源
1.
https://m.dianping.com/review/649298048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5A07XPF00
3.
http://100citang.cn/zongciweb/citang/1571
4.
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380186639739424040
5.
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05/15/170615_54668179.htm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7%9E%E5%B8%82%E5%90%84%E7%BA%A7%E6%96%87%E7%89%A9%E4%BF%9D%E6%8A%A4%E5%8D%95%E4%BD%8D%E5%88%97%E8%A1%A8
7.
http://www.baijiaxingchina.com/pc/surname/index/?id=31
8.
http://www.meilawu.cn/xHigmaPQWstRoxTAjWwf.shtml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珠江畔,有一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江心洲——琶洲。这里不仅是广州的地理标志,更是岭南文化的缩影。琶洲因一座塔而闻名,因一座祠而凝聚,它们就是琶洲塔和郑氏宗祠。这两座古建筑,一北一南,一高一低,见证了广州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变迁。

01

琶洲塔:珠江上的“中流砥柱”

琶洲塔,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塔,是琶洲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标。古塔矗立于珠江之中,形似琵琶,因此得名“琶洲砥柱”。塔身八角九层,每层都设有神龛,塔基八面镶嵌着石刻托塔力士像,展现了当时对外交流的历史痕迹。这些力士的形象与服饰,反映了明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繁荣景象。

02

郑氏宗祠:岭南建筑的典范

与琶洲塔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琶洲村的郑氏宗祠。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宗祠,是琶洲郑氏族人的精神家园。宗祠占地面积3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呈三进两廊两天井的布局。门前的500平方米风水塘和广场,为宗祠增添了灵气。大门装饰华丽,龙船脊灰塑上绘制了鲜花、寿桃、山水等图案,梁架乌黑亮泽,雕工繁复。大门两侧的包台齐腰高,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大门的对联“荥阳绵世泽,琵琶振家声”道出了琶洲郑氏的源流:出生于河南荥阳,落户琶洲水岸。

03

古建筑的新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琶洲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郑氏宗祠和琶洲塔得到了精心保护和修复。郑氏宗祠按照“原样复建、有所提升、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建,保留了原有的雕花梁柱和“菠萝格”,并增设了郑成功和郑板桥的供奉室。复建后的一进,其雕花梁柱和“菠萝格”都是在原祠堂拆卸下来、刷上新漆后重新装上的,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貌。如今的郑氏宗祠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更是村民休闲活动的中心,配备了麻将桌、乒乓球台等设施。

琶洲塔则在城市更新中得到了妥善保护,成为了琶洲塔公园的核心景观。公园内绿树成荫,花朵竞相开放,绿化覆盖率超过80%,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古朴守静的空间。这两座古建筑在现代城市的包围中,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风采,反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琶洲,古建筑与现代城市景观和谐共存。琶洲西区的天际线设计,与珠江岸线形成和谐对话。广交会展馆、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现代建筑群,与琶洲塔、郑氏宗祠等古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广州城市发展的脉络。每年端午节期间,琶洲还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活动,郑氏宗祠和琶洲塔成为了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为古建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05

结语

琶洲塔和郑氏宗祠,一北一南,一高一低,见证了广州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这两座古建筑得到了妥善保护和修复,成为了琶洲地区独特的文化地标。它们的存在,让广州这座城市既有现代的繁华,又有历史的温度,展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