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唱三叹”:从《诗经》到现代歌曲的音乐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唱三叹”:从《诗经》到现代歌曲的音乐传承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SIMQ550521CUKG.html
2.
https://zhidao.baidu.com/index/
3.
https://blog.csdn.net/hope_wisdom/article/details/140284186
4.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19347/
5.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6f68e0e8f185c407dbb1330
6.
https://cytk.bmcx.com/%E4%B8%80_%E4%B8%89___cytk/
7.
https://kzwadmin.chinakongzi.org/index/app/show?articleId=32769&colId=12&type=putong&userid=0&token=
8.
https://www.shiciyun.com/pagedetail.aspx?typeid=809F7138ACA669BF&pageid=07D759739D99D477&newstype=21570

“一唱三叹”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礼记·乐记》:“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原指一个人唱歌,三个人相和,后来用来形容歌声婉转悠扬,余音绕梁。在古诗词中,“一唱三叹”不仅是一种音乐表现手法,更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01

《诗经·王风·黍离》:重章复沓的典范

《诗经·王风·黍离》是运用“一唱三叹”手法的典型例子。全诗共三章,每章十二句,通过重章复沓的形式,反复吟唱,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诗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三句,通过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逐渐沉痛。而“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行迈靡靡,中心如噎”三句,则通过递进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恍惚到沉醉再到哽咽的心路历程。

最能体现“一唱三叹”特点的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几句。它们在每章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02

独特的艺术效果

与其他类似成语相比,“一唱三叹”在诗词中的运用更具艺术性。比如“一呼三应”更多用于描述呼应关系,“一夕三叹”则侧重于表达频繁的叹息。而“一唱三叹”通过重复和变奏,既能展现音乐之美,又能深化情感表达,因此在诗词创作中更为常见。

03

现代歌曲中的传承

“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在现代歌曲中也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歌词就采用了重复和变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婉转悠扬的意境。又如李健的《传奇》中,“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句歌词通过反复吟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一唱三叹”之所以能在古今诗词中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它既能展现音乐之美,又能深化情感表达。在古诗词中,它通过重复和变奏,创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使诗词具有了更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而在现代歌曲中,这种手法也被广泛运用,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