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娃玩手机,成绩视力双杀?
十岁娃玩手机,成绩视力双杀?
“永别了,爸妈!”四川绵阳一名学生因被教育玩手机,竟给父母发短信后跳河轻生。这起触目惊心的事件,揭示了手机对当代青少年的巨大影响。
近年来,手机已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近视率分别为36.7%、71.4%、81.2%。而过度使用手机,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手机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更会影响其学习成绩。一位带班多年的班主任通过观察发现,手机使用的频度与成绩成反比。在重点班中,手机拥有率远低于普通班。沉迷手机的学生往往难以在学习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思考,最终导致成绩下滑。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手机呢?这背后有多个原因:
缺乏陪伴: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用手机作为“电子保姆”,久而久之,孩子便对手机产生了依赖。
逃避现实:在虚拟世界中,孩子可以暂时忘却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自控力差: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完全发育,对即时反馈和高刺激性的内容缺乏抵抗力。
面对这一问题,家长和学校应该如何应对呢?
立法规制:广州率先立法明确学校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这一举措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家校合作:家长应配合学校,严格限制孩子使用手机,并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兴趣:通过开展文体活动、阅读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比手机更有意义的兴趣爱好。
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对手机的依赖,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帮助学习,用得不好则会毁掉孩子。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对待手机,既不能一味禁止,也不能放任自流。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丰富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位社会学家的警示:“我很害怕以后的世界,将会是一个可怕的两极分化的世界。一小批四肢发达、头脑复杂、家世富有、出身名校的超级精英,像圈养肥猪一样,统治一大群懒惰肥胖,肢体孱弱,空余时间都沉溺在虚拟世界里空虚度日的麻木御宅族,只要精英们乐意,随时让大家变炮灰。”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要让手机偷走孩子的梦想,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