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经济增速领跑湖南,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郴州经济增速领跑湖南,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工业投资增速达28.6%、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营收增长16.9%、居全省首位。这个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城市,正以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新招商机制,引来“金凤凰”
郴州的经济快速增长,离不开其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创新举措。2024年,郴州自贸片区、高新区成功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额达232.56亿元,其中包括5个三类500强项目和7个湘商回归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57亿美元。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郴州在招商机制上的大胆创新。园区建立“1+2+N”市场化招商体制(1个招商总指挥部,2家招商投资公司,N个市场化招商主体),配套出台市场化招商管理办法和市场化招商改革实施方案。通过组建2家招商投资公司并赋予其充分自主权,实行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薪酬,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增长极
郴州的经济增长不仅靠招商引资,更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郴州“1221”六大主导产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百亿级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表现尤为抢眼,产值突破700亿元,成功争取省政府“锂十条”专项政策,纳入全省“一核一极三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极。
作为郴州的首位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同样表现不俗。郴州成功举办2024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湖南站)暨郴州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专场、中国贵金属论坛等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发布65项企业技术需求,现场签约“高纯碲研究开发”等5个产业项目。“郴州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1类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区位优势凸显,开放合作深化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江西、广东两省接壤,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2024年,郴州对非进口总值达66.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湘粤非铁海联运与广州港实现“一港通”,与盐田港签约“组合港”,新开通4条非洲至郴州全程提单路线。
同时,郴州着力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签署文旅产业联动发展等四项协议,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3个,完成投资95.9亿元,新增“湘赣红”授牌企业10家,总量居全省第二。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
招商引资,归根结底要看营商环境。郴州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立工作专班,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全流程覆盖、全方位提质”的便利化招商服务格局。创新数字招商,运用郴州“土地超市”App,整合项目、政策、金融等资源,上线3D实景地图,搭建AI智慧看地看厂房系统,提升招商便捷性和精准度。
在要素保障方面,郴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项目“批供同步化”供地改革,用地审批时长由180天缩短至100天。实施“腾笼换鸟”行动,优化整合存量厂房面积62212平方米。这些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展望未来:持续领跑可期
2025年,郴州将全力推进锂电联合体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上下游企业引进和链条延伸,推进固态电池量产应用,力争锂电新能源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同时,郴州将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柿竹园钨铋全产业链、大中赫采选冶等200个产业发展项目,京港澳高速耒宜段扩容、桂新高速等60个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全年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00个左右,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
从数据上看,郴州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且后劲十足。2024年上半年,郴州市GDP总量达1518.6亿元,名义增速3.79%,位居全省第一。虽然与长沙7170.21亿元的GDP总量相比还有差距,但郴州的增速表明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招商引资的持续发力,以及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郴州有望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