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灵瞳Plus”背后的科技巨头:华为与成都鼎桥
揭秘“灵瞳Plus”背后的科技巨头:华为与成都鼎桥
近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引入了一批名为“灵瞳Plus”的警用机器狗,这批机器狗由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它们搭载了成都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大脑,能够自主完成既定任务,主要应用于安防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鼎桥的背后股东包括华为旗下的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这使得“灵瞳Plus”成为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灵瞳Plus”:成都街头的智能巡逻员
“灵瞳Plus”警用机器狗单体重量约50公斤,行动灵活,最快速度可达4米/秒,可实现奔跑、跳跃、自主避障、自动导航及自动充电等功能。除了可以开展加强型武装巡逻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和机械狗的语音喊话功能开展成都旅游推介、反诈宣传、便民服务问答等。据成都公安介绍,该机械狗目前主要可以应用到排爆、火灾、有毒等人员不宜前往的危险场景。
华为布局:从投资到核心技术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灵瞳Plus”背后的重要技术支持方。该公司股东包括成都高新华盖通信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以及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23.59%、6.41%。其中,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为华为旗下投资公司,成都高投集团则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资金融局控股。
2024年4月,成都鼎桥控股有限公司与TD TECH HOLDING LIMITED(由诺基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签署了收购协议,收购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鼎桥成为100%内资企业,未来将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推进股权多元化,继续实行市场化经营机制。
从“灵瞳”到“灵瞳Plus”:应用场景的拓展
“灵瞳”是春节期间在成都表演的机器狗,主要在宽窄巷子等景区进行舞蹈表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科技与艺术的双重体验。而“灵瞳Plus”则是其警用版本,专注于安防巡检和应急救援等专业领域。这种从娱乐表演到警务应用的转变,体现了机器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
华为的机器人野心:2025年实现量产
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华为与爱丁堡大学、软银签订协议,围绕AI+机器人领域开展研发。2022年,华为首次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与达闼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2024年6月,华为推出了搭载自主研发的盘古大模型的“夸父”人形机器人。
华为计划于2025年推出人形机器人并实现规模化量产。为此,华为已在东莞市成立子公司,并投入72亿元用于建设产业园区。公司计划于2025年推出人形机器人,并实现规模化量产。2023年,华为更是采取了果断行动,成立了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并专门建设了产业园区。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大多数技术仍停留在“指令发布——机器人执行”的阶段。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和鸿蒙生态系统有望赋予人形机器人更高级的智能,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复杂环境。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模式可能趋近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鸿蒙智行”方案,即通过技术赋能,将硬件生产交由该领域经验更为丰富的零部件供应商。
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这批机器狗将为公安日常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强大实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开放,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机器狗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