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致失眠?3个步骤教你应对!附常见抗抑郁药对睡眠的影响
抗抑郁药致失眠?3个步骤教你应对!附常见抗抑郁药对睡眠的影响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主诉,同时也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的失眠一般表现为早醒,即比常规起床时间早2小时以上醒来,之后再也无法入睡,也有部分患者就诊前出现嗜睡或入睡困难。
很多患者在就医用药之后,发现自己的睡眠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开始嗜睡,甚至出现一睡三天的夸张作用;有的人却开始入睡困难,失眠整晚,或者亢奋得24小时睡不着觉;还有些人会发现吃药之后频繁做噩梦。
遇到这些情况,抗抑郁药还要坚持吃吗?
抗抑郁药对睡眠的影响是个多维度因素的复杂问题。除了药物本身,我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睡眠卫生情况,包括每天可能遭遇的应激事件,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根据研究,多数抗抑郁药物会改变睡眠结构。尤其对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的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REM期的减少和REM潜伏期的延长。也有研究发现部分老年人用药后几天会出现戏剧性的,无法忍受的噩梦。
此外,抗抑郁药的服用还可能加重不宁腿综合征、REM睡眠行为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此出现睡眠变化,第一时间告诉自己:不必惊慌,这是一个常见的药物作用。
尽管影响常见,但提前对它们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应对。
以下5类药物可能引起失眠/睡眠质量差。主要原因是血清素受体(5-羟色胺受体)的激活、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增加。
也许有朋友会好奇:受体激活我不熟,但肾上腺素听起来就能量满满,多巴胺也被称作快乐激素,为什么好像增加还变坏事了?下面这张图粗略解释一下可能的原因——短期的药物干预过程中,我们还未找到身体的平衡。
以下3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和困倦。主要原因是拮抗血清素受体(5-羟色胺受体)、抑制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或抗组胺作用。
看到这里千万别慌!「抗抑郁药影响睡眠,那为什么医生还要让我坚持服药至少半年,甚至1年?」原因很简单:尽管服药初期睡眠会产生变化,但长远来看,只要正确用药,药物对于睡眠的影响都是正向的。
当然,这基于药物对于抑郁症的有效治疗。也就是说,抑郁症改善了,睡眠问题也会得到改善。睡得好了,抑郁也就少了,一个正向循环就开始了!
如果你担心服用抗抑郁药引起副作用,牢记以下3个步骤和1个提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药物临床应用的年限增加,我们对各种药物的反应过程更清晰,也有更多的抗抑郁药物可以选用。因此出现短期的、临时的副反应千万别过分担心,更不要放弃治疗。随时、及时和医生沟通,获取更个体化的,更适合你的药物治疗方案,才能更快、更好的走出抑郁。
附常用抗抑郁药可能引起的睡眠变化。可放大观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