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地铁11号线创新技术揭秘:环线即将通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地铁11号线创新技术揭秘:环线即将通车!

引用
南方网
6
来源
1.
https://www.southcn.com/node_a3adf2789b/dee88e3ae2.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5%B7%9E%E5%9C%B0%E9%93%8111%E5%8F%B7%E7%BA%BF/5285107
3.
https://www.gz.gov.cn/zt/gzlfzgzld/gzgzlfz/content/post_10047691.html
4.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12/27/139995_54766875.htm
5.
https://www.crecg.com/web/10089492/10091148/10284225/index.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7%9E%E5%9C%B0%E9%93%8111%E5%8F%B7%E7%BA%BF

12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即将开通运营,这条全长44.2公里的地铁环线,不仅将为广州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更在建设过程中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典范。

01

线路概况:串联五区的“黄金环”

11号线起于新滘东路,经琶洲会展中心、员村、天河公园、华师、广州东站、云台花园、广州火车站、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芳村、广州造船厂、逸景路,之后沿新滘路闭合形成环线。线路全长44.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31座车站,其中14座为换乘站,堪称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02

创新技术:破解复杂地质难题

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11号线的建设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线路需要3次穿越珠江,5次穿过公园,9次穿越铁路,12次下穿、9次侧穿高架或地铁隧道。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密集的城市环境,建设者们创新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

总承包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管理

11号线首次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将施工过程的管理集中在总承包商,简化了项目管理和协调的复杂性。这种模式通过专业的施工团队和管理措施,整合资源、优化施工流程,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装配式施工:提升效率与环保

上涌站采取装配式车站施工,实现了国内首座地下三层装配式车站的成功落地。这种类似“搭积木”的施工方式,不仅大幅减少了现场现浇混凝土浇筑量,降低了噪声和污水等环境污染,还通过自动化吊装装置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赤沙车辆段同样采用了装配式框架结构,这一创新在施工难度巨大的条件下,实现了工期减少60%(6个月),预制构件减少8800件,既满足了紧张的工期要求,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模块化装配式站台门:缩短施工周期

在天河公园至员村段的拆解施工中,创新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式站台门专利技术。这种技术预先在工厂完成整个站台门的组装、调试和性能检测,然后在现场采用“拼装积木”的方式迅速完成安装,使安装周期压缩至88天,最大程度降低了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大断面冻结法:攻克复杂地质

在云台花园至大金钟路区间暗挖段,建设者们采用了大断面冻结法施工。通过人工制冷技术,将地层中的水结冰,将松散含水岩土变成冻土,有效增加了地层强度和稳定性,解决了高含水量、低强度地层的施工难题。

03

工厂化作业:提升效率与质量

针对主城区施工场地有限、征拆量大的难题,建设者们高标准建设了三个集中构件加工厂,引进7条流水生产线和近百台大型自动化设备。这种“工厂化”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更有效解决了钢筋等材料现场加工场地不足的问题。

04

施工难点:在挑战中突破

11号线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例如,琶洲至员村区间需要穿越625米珠江主航道,盾构机距透水层最小净距仅15米;如意坊站西侧端头距珠江江岸最近处仅为23米;大金钟路至中医药大学至梓元岗区间溶洞发育强烈,见洞率高达56.25%,最大串珠状溶洞高19.5米。

面对这些挑战,建设者们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成功克服了施工难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05

开通意义:构建城市新动脉

作为广州首条地铁环线,11号线的开通将为城市交通带来深远影响。它不仅串联了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白云五个核心城区,连接琶洲、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四大枢纽,更与多条既有和在建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极大改善了中心区换乘条件,强化了线网整体性。

同时,11号线还串起了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鹅潭等多个重要经济板块,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线路沿途植入非遗元素,打造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展现了岭南文化魅力。

广州地铁11号线的建设历程,见证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其开创性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不仅为广州地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地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