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担:为菏泽乡村振兴插上金融翅膀
山东农担:为菏泽乡村振兴插上金融翅膀
2024年末,山东农担菏泽管理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担保贷款超220亿元,新增担保贷款达26.15亿元,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央、省属驻菏单位融合地方发展考评支持菏泽发展先进单位。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山东农担在菏泽这片热土上,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源源动力。
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
2019年8月,菏泽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农担工作领导小组。同年9月,菏泽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与省农担公司菏泽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在组织架构上,菏泽市构建了市、县、镇三级服务体系:10个县区都成立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镇街层面更是设立了1007个农担工作站,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作为一家准公益性、政策性公司,山东农担在菏泽的运作模式独具特色。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与省内228家银行开展业务合作,通过为银行分担风险,解决了银行“敢放贷”的问题。同时,山东农担还为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解决了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渠道”和“抓手”问题。
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滴灌特色产业
针对菏泽的农业特点,山东农担创新推出了多个金融产品。其中,“鲁担惠农贷-农牧贷”和“鲁担惠农贷-蔬菜贷”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产品具有针对性强、额度适中、期限灵活的特点,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在服务模式上,山东农担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通过“潜客引擎”系统,业务经理能够精准筛选蔬菜大棚种植户、畜禽养殖户等目标客户。2024年入冬以来,菏泽市新增蔬菜大棚种植户担保贷款80户,金额5890万元;新增畜禽养殖户担保贷款160户,金额达16329.9万元。
案例:金融活水浇灌特色产业
在曹县侯集回族镇,养殖户季文东的故事是山东农担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2021年,他与当地龙头企业商都恒昌有限公司合作养殖肉牛。然而,在购买牛犊和饲料时遇到了资金困难。关键时刻,山东农担业务经理聂孟信通过山东农担担保、商都恒昌提供反担保、恒丰银行放款的模式,为季文东担保申请了175万元的贷款。如今,季文东的养殖场已出栏肉牛320头,利润超过40万元。
在单县,羊肉汤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山东农担的支持。作为“中国青山羊之乡”,单县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债券资金、项目资金等近5亿元投入到整个产业链中,发放产业贷款近3亿元。目前,以单县为中心的羊肉汤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160亿元。
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支农效率
山东农担菏泽管理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确保担保业务能够快速受理、审批和放款。2024年入冬以来,菏泽市新增担保户数达612户,担保金额达61491.7万元。这标志着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效果在菏泽市持续显现。
在风险防控方面,山东农担也建立了完善的机制。管理中心与办事处、合作银行、属地律所联动,推动属地追偿与政银担联合追偿结合,做到一人一策、一企一策,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展望: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山东农担在菏泽的实践,为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的三级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山东农担不仅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更为菏泽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和数字化服务的深入,山东农担将继续为菏泽乡村振兴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