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方言梗走红:一场语言游戏背后的地域文化复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方言梗走红:一场语言游戏背后的地域文化复兴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04/10/content_37254249.htm
2.
https://www.cnr.cn/shanghai/qqlb/20240222/t20240222_526604527.shtml
3.
http://m.ce.cn/lv/gd/202411/11/t20241111_39198189.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9A05AOF00
5.
https://news.cctv.com/2024/05/22/ARTIm1S0c8FptkPTTLvrDlkH240522.shtml
6.
https://www.3dmgame.com/original/3744922.html
7.
https://www.sohu.com/a/808898839_121924583
8.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703/c166192-40899624.html
9.
https://5g.dahe.cn/news/202410241837259
10.
http://www.news.cn/20240509/6d81b1a38a204c6eb93dc4a26cf4c4b0/c.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D%A0%E6%87%82%E7%9A%84
12.
https://chinese.pku.edu.cn/xsyj/xsqk/03a1cffed59d4369a2afba104a3406e8.htm

“吗喽”“浇给”“玉米几”……近年来,这些带着浓厚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在网络上走红,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它们不仅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还频繁登上影视剧、综艺节目的舞台,甚至被写进歌词、制成表情包。这种现象级的“方言梗”热潮,不仅为网络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地域文化的独特情感。

01

为什么方言梗能火遍全网?

方言梗的流行,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超级传播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利用手中的传播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梗”游戏。他们通过造“梗”,解构文本原来的含义,并赋予其全新意义,建构起一种幽默甚至荒诞的风格,以增加网络社交的“笑果”。

同时,方言本身独特的魅力也是其走红的重要原因。我国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这种差异性,对非方言使用者来说,新奇而又特别,正好为追求幽默化、个性化表达的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广东话的“猴赛雷”(好犀利)、河南话的“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等,都因为独特的谐音和隐喻而受到欢迎。

此外,方言梗还承载着浓厚的情感价值。它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人以亲切又朴素的感觉。这种亲切感让人想要关注,朴素感则让人在模仿和传播中感受到一种诙谐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方言梗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增加了网络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属于同一方言区的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

02

方言梗里的文化密码

方言梗的流行,不仅仅是语言游戏的狂欢,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每个方言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以河南方言为例,一个“中”字,不仅用来表达认可、赞扬之意,从更悠远的历史视角审视,还内含着地理概念上的天下之中、九州腹地,文化意义上的百川汇聚、兼收并蓄,精神追求上的执中求和、不偏不倚。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方言梗不仅仅是简单的玩笑,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

方言梗的流行,也反映了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拥抱自己的家乡话,用方言表达个性,展现自我。根据中青校媒的调查,81.11%的人明确表示喜欢自己家乡的方言,76.2%的人会不自觉向身边人安利家乡话,近八成Z世代则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

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国内,还延伸到了海外。塞尔维亚女孩玛塔在少林寺蹲守3年,只为了解功夫与禅宗的奥秘;喀麦隆小伙刘汴京一边打太极,一边将豫剧唱往非洲大陆;德国小伙无名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还立志成为一名中医……这些都折射出中华文化与日俱增的世界影响力与感召力。

03

方言梗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方言梗的流行,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它让方言不再是“土气”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一种时尚、个性的表达方式。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方言梗的流行并不能完全替代方言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在互联网的快速迭代中,很多方言梗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而真正的方言文化却在逐渐流失。

因此,在享受方言梗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这需要政府、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多说方言,多了解方言背后的文化故事。

方言梗的流行,让我们看到了方言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让我们期待,在这场方言梗的狂欢中,能够孕育出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让方言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