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税警总团的英勇表现
淞沪会战:税警总团的英勇表现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不仅是中日两国在抗日战争中的首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之一。在这场战役中,一支由宋子文创建的特殊部队——税警总团,以其精良的装备和高素质的官兵,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锐之师:税警总团的诞生
税警总团成立于1931年6月,由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主导创建。这支名义上的税警部队,实则是民国时期的一支精锐野战军。宋子文不惜重金,延请各路军事专家,购置先进陆战武器,手创了一支文化程度较当时军队高得多的精锐之师。税警总团的装备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中央军部队,每个排都配备有捷克造ZB26式轻机枪,连、营一级还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和迫击炮。
淞沪战场上的 tax police
淞沪会战爆发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税警总团再次走上前线。当时,税警总团编成第一、第二两个野战支队参战。他们被部署在龙华机场到闸北火车站一线进行守备作战。期间,该部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频繁实施机动反击,尤其敢于冒日军绝对优势炮火,数次向日军发起逆袭。
街垒战中的英勇表现
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中展现出的巷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充分利用城市地形,构筑街垒,设置路障,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城市争夺战。在龙华机场-闸北火车站防御战、蕴藻浜与苏州河阵地守备战等激战中,税警总团的官兵们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撤退中的秩序与纪律
在淞沪会战后期,税警总团奉命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此时的税警总团已经减员近半,但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严明的纪律。他们在周家桥设防,以少敌多,成功击退日军七次强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完成掩护任务后,税警总团能够全身而退,避免了像其他部队那样陷入混乱和溃散。
英雄的代价
尽管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色,但面对日军的绝对优势,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役结束后,税警总团的兵力从战前的近3万人锐减至不足1.5万人,许多优秀的军官和士兵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
历史的回响
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展现了中国军队在面对强敌时的英勇和顽强。他们的事迹不仅在当时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这支部队最终在战争中消耗殆尽,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