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研究:适度思维抑制可缓解焦虑
剑桥大学研究:适度思维抑制可缓解焦虑
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教授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通过适度的思维抑制训练,人们可以有效控制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从而改善心理健康。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颠覆了传统上认为抑制情绪会导致反弹效应的观点,为心理健康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研究背景与发现
长期以来,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抑制负面情绪是一种不好的应对方式。这一观点最早可追溯到弗洛伊德时期,他认为被压抑的记忆和情绪会以其他形式重新浮现,如身体症状、行为问题或梦境。这种观点在20世纪的心理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治疗方法如暴露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都强调直面焦虑和抑郁,而不是压抑它们。
然而,安德森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涉及120人的实验,发现适度的思维抑制实际上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担忧和改善情绪。在实验中,参与者接受了专门的思维抑制训练,学习如何在新冠疫情期间压制忧虑情绪。结果显示,经过训练的参与者不仅在短期内感到焦虑减少,而且这种效果在三个月后的随访中仍然持续存在。
大脑的抑制控制机制
这项研究揭示了大脑如何通过抑制控制机制来阻止不必要的想法。安德森教授解释说,抑制控制是大脑停止某些行为的能力,类似于我们在触摸热锅把手前及时收回手的反应。研究发现,当人们试图抑制一个想法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会向海马体发送抑制信号,这种信号类似于运动控制中的停止信号。通过反复训练,人们可以增强这种抑制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困扰他们的想法。
实际应用与意义
这项发现对心理健康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往往强调直面和处理负面情绪,而这项研究表明,适度的思维抑制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安德森教授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回避问题,而是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暂时放下困扰的想法,不让它们过度影响日常生活。
一位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在三个月后的跟踪调查中表示:“我简直不敢相信它是多么有效,这让我意识到我的大脑的强大。我一直认为,只是忽视思虑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就像‘把它藏在地毯底下’一样,但是,这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因为它可以让一些令人烦恼的无关紧要的想法消失。”
专家观点
安德森教授强调,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抑制是处理所有心理问题的万能解决方案。他指出,对于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专业的心理治疗仍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轻度焦虑和担忧,适度的思维抑制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自我管理工具。
这项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大脑如何控制思维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心理健康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通过适当的训练,人们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思绪,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这项研究也提醒我们,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