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佑医疗国际推荐:正确处理脚踝扭伤
妙佑医疗国际推荐:正确处理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据统计,每年约有628,000例脚踝扭伤发生,其中外侧脚踝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正确处理脚踝扭伤不仅能加速康复,还能减少后遗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从急性期处理到康复训练,再到预防措施的完整指南。
急性期处理:R.I.C.E.原则
在脚踝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应立即采取R.I.C.E.原则进行急救。这是由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推荐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休息(Rest)
避免在受伤区域施加重量,必要时使用拐杖或护具固定脚踝。但需要注意的是,最新的研究建议采取“活动管理”而非完全制动。适度的轻度活动有助于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加重疼痛的动作。
冰敷(Ice)
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损伤组织。注意在冰袋和皮肤之间垫上薄布,防止冻伤。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注意松紧适宜,以不阻碍血液循环为原则。包扎可以减少肿胀,提供支撑,但要避免过紧。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受伤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消肿。可以在躺下时用枕头垫高脚踝,保持抬高状态。
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功能
根据恢复阶段,可以逐步进行以下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包括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等动作,每个方向重复10次,每天3-4组。这些练习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
如足趾抓毛巾练习、提踵训练及使用弹力带抗阻训练等。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脚踝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稳定性。
本体感觉训练
通过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提高关节稳定性。这些练习有助于恢复脚踝的本体感觉,预防再次扭伤。
预防再次扭伤
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定期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和拉伸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稳定性。
使用护踝或运动胶带
在运动时使用护踝或运动胶带提供额外支撑,特别是在不平坦的场地运动时。
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
避免在湿滑或不平坦的场地运动,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良好的支撑和抓地力。
充分热身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温度,增加关节灵活性,减少受伤风险。
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无法承重或关节感觉不稳定
- 持续剧烈疼痛或肿胀
- 皮肤颜色改变或出现条纹
- 骨头部位直接疼痛
- 重复扭伤
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延误治疗,减少慢性疼痛和关节不稳定的风险。
正确处理脚踝扭伤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耐心。遵循上述建议,可以有效加速康复,减少后遗症。但请记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