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火把节后的古城探秘:建昌与泸山
西昌火把节后的古城探秘:建昌与泸山
2025年7月24日,随着最后一场篝火晚会的落幕,为期7天的西昌火把节正式落下帷幕。这场被誉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的盛会,吸引了数十万游客齐聚西昌,共同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当节日的喧嚣逐渐散去,西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正是深度探索这座城市最佳时机。
错峰游建昌古城:穿越600年历史的静谧之旅
建昌古城,又名西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座见证了西昌沧桑变迁的古城,如今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漫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大通楼。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的城楼,历经数次重建,依然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楼高23米,红墙绿瓦、斗拱飞檐,气势恢宏。登上城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布局。
古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形成“十”字形的街道布局。北街、南街、仓街、府街四条主干道将古城分割成九个区域,故有“九街十八巷”之称。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感受那份古朴与宁静。
古城内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墨迹。城内的景净寺、发蒙寺、关帝庙等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依然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泸山:邛海畔的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
与建昌古城的人文气息不同,泸山则以其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吸引着游客。泸山位于西昌市东南部,与邛海相依,是俯瞰邛海全景和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
登山途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光福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寺内香火鼎盛,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祈福的重要场所。继续前行,可以看到飞梁寺和三教庵等宗教建筑,展现了佛教、道教和儒教在泸山的和谐共存。
登上山顶,邛海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傍晚时分,夕阳洒在湖面上,金光闪闪,美不胜收。
火把节后的西昌,少了节日的喧嚣,多了几分宁静与从容。此时的建昌古城和泸山,少了拥挤的人群,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静谧。对于真正想深入了解西昌文化、感受西昌魅力的游客来说,节后的西昌,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