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心理学会揭秘:贪小便宜心理的真相与应对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心理学会揭秘:贪小便宜心理的真相与应对之道

引用
格隆汇
7
来源
1.
https://www.gelonghui.com/p/1604110
2.
https://kepu.gmw.cn/2024-11/06/content_37660793.htm
3.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63361
4.
http://www.som.zju.edu.cn/2024/1029/c63473a2981194/page.htm
5.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513/1789919573793968129.html
6.
http://www.cnfina.com/kuaixun/20240715_217340.html
7.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51275

中国心理学会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0%的消费者在购物时存在贪小便宜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影响个人消费决策,还可能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01

贪小便宜心理的现实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贪小便宜心理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从街头小店的打折促销到电商平台的满减活动,从免费试用的体验装到买一送一的捆绑销售,这些营销策略无不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数据显示,2024年双十一期间,全国电商退换货快递达82亿件,平均每天有超过2000万件商品被退换货。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研究员杨浙帅指出,这种高退货率背后,正是消费者贪小便宜心理的集中体现。

02

贪小便宜心理的成因分析

中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揭示了贪小便宜心理的两大成因:内在动机驱动和社交比较影响。

从内在动机来看,当消费者发现一个看似划算的交易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即时的正向反馈强化了贪小便宜的行为,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消费模式。

社交比较同样不容忽视。当一个人看到他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好处,即使这种行为并不完全符合道德规范,他们也更倾向于效仿。这种"从众心理"在双十一退货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消费者在看到他人成功利用退货政策获取利益后,也会加入到这一行列。

03

贪小便宜心理的危害

虽然贪小便宜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小利益,但其长期危害不容忽视。

  1. 资源浪费:过度购买导致大量商品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据统计,每年因冲动消费而被闲置的商品价值高达数百亿元。

  2. 忽视商品本质价值:过分关注价格优惠,容易忽视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质量,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3. 影响商家经营:恶意退货等行为会增加商家运营成本,影响其正常经营,最终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4. 破坏市场秩序:如果人人都抱着贪小便宜的心态,市场秩序将受到严重干扰,诚信体系也会遭到破坏。

04

如何避免贪小便宜心理的陷阱

面对贪小便宜心理的潜在风险,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消费?心理学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 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应该基于实际需求而非单纯追求优惠。在购物前,先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件商品吗?"

  2.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遇到促销活动时,给自己设定预算上限,避免冲动消费。

  3. 培养长期思维:关注商品的长期使用价值,而不是短期的优惠力度。

  4. 警惕营销陷阱:了解常见的营销手段,如"限时折扣"、"买一送一"等,不要轻易被这些表面优惠所迷惑。

  5. 树立诚信意识:在享受退货政策的同时,也要遵守规则,不要滥用这些权益。

贪小便宜心理是人性的一部分,但通过自我反思和行为调整,我们可以学会在消费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真正的智慧不是避免犯错,而是在犯错后能够及时纠正,并从中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消费习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