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聚焦北京中轴线:千年古建展新颜
春晚聚焦北京中轴线:千年古建展新颜
2024年7月27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更凝结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智慧与美学,展现了中华文明"中"与"和"的哲学思想。
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皇家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4,认为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 "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春晚创新演绎:《栋梁》展现古建之美
2025年央视春晚以创新方式聚焦北京中轴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该节目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来源,视觉设计基于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的呈现,让观众得以一窥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
节目运用了总台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采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这种创新性的技术手段不仅再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更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领略中式美学的博大精深。
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新篇章
选择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聚焦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春晚这一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平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不仅促进了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明互鉴。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春晚还首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通过AR虚拟技术和AI语音技术,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春晚的魅力。这种包容性设计,正是对中轴线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和春晚的创新演绎,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彰显。它让我们看到,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条贯穿古今的中轴线,将继续见证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向世界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