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小肉串: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
昭通小肉串: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
昭通小肉串,这道源自云南昭通的传统美食,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产业。从街边小吃到产业化经营,从昭通走向全国,这串小小的肉串不仅串起了人间烟火,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特色美食:小而精的匠心之作
昭通小肉串的精髓在于“小而精”。选用当地优质黄牛里脊肉,每串由三小块肉组成,呈现出一瘦一肥一瘦的层次。制作过程讲究:先将牛肉切成规定大小,用细竹签穿制,再经过独特的烤制工艺。烤制时,师傅们会用行云流水般的独门手法,大火快烤,高温锁汁,最后撒料调味。这样烤出的小肉串,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口感细腻,香气四溢。
产业崛起:从街边摊到百亿产业
目前,昭通小肉串在全国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据统计,云南省内拥有昭通小肉串特色门店3600余家,全国范围内更是扩展至8000余家,年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上下游产业带动就业7万余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政策扶持:全产业链布局
为推动小肉串产业高质量发展,昭通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资金支持:市级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扶持奖补小肉串产业发展。2023年,昭通发布小肉串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对穿制、烤制市场主体给予资金奖补。
技能培训:制定行业标准,开发培训课程,为从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同时,支持群众就近务工或自主创业,在培训和创业贷款上给予扶持。
产业链建设:按照“党支部+行业协会+门店商户”模式,组建相关协会,规范行业标准。建成一批肉牛养殖基地、集中屠宰场、交易市场,初步构建起“黄牛养殖+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的完整产业链。
乡村振兴:小肉串串起大产业
昭通小肉串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运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目前,昭通小肉串产业已带动全市15万户养殖户开展肉牛养殖,户均增收1万余元。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许多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从昭通走向世界
昭通小肉串不仅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还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缅甸、埃及、沙特等国家受到欢迎。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昭通小肉串有望成为一张闪亮的“美食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新面貌。
从一串小小的肉串,到年产值百亿的产业,昭通小肉串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承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展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