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实生带你揭秘古厝重建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实生带你揭秘古厝重建背后的故事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937639602792670
2.
http://fj.people.com.cn/n2/2024/0417/c181466-40813350.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7A02YAK00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728004392945805.html
5.
https://m.baidu.com/from=1092687e/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220%2Cta%40iphone___24_69.0/baiduid=95FB4DBC6DC894B713CEBC371D56215C/w=0_10_/t=iphone/l=1/tc?ref=www_iphone&lid=9082627166496058354&order=1&fm=alop&isAtom=1&clk_info=%7B%22tplname%22%3A%22lego_tpl%7C13237%22%2C%22srcid%22%3A1529%2C%22jumpType%22%3A%22%22%2C%22urlsign%22%3A%2218246178030132500600%22%7D&is_baidu=0&dict=-1&tj=lego_tpl_1_0_10_l1&wd=&eqid=7e0bf9493e4f6bf2100000046636bf89&w_qd=IlPT2AEptyoA_yimJVOcUTc5xg0WLOukJxuZQGBX0TPuzJXnr_ixVQMqFmOfAir3S-Slcq&bdver=2_1&tcplug=1&sec=38351&di=5447122c0d12bdcd&bdenc=1&nsrc=bE1eyj%2FPZdJHimi%2BXbg4vJ8mfpSyshW3mEkarqlPRFNPwToRq34HXAH12%2FLaBsG4K12u%2FoBmZSzISk009ZFMYrWpcJRXajM1fDMzigakgizqvPUEL765iXXcAiU%2FF77a
6.
https://www.fj.chinanews.com.cn/368/new_list/ds.html
7.
http://qz.fjsen.com/node_308533.htm
8.
https://www.gooood.cn/xiamen-north-station-expansion-design-by-ccdi-beijng-interior-design-center.htm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2566706967917388279
10.
http://www.mnwhstq.com/zxgg/202501/t20250105_214449.htm
11.
https://www.hqu.edu.cn/info/1070/702273.htm

在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村下村,一座有着200年历史的闽南古厝正在经历一场重生。这座承载着闽南文化记忆的古厝,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更凝聚着一代代闽南人的智慧与情感。如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实生的带领下,这座古厝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屹立于闽南大地。

01

闽南古厝:红砖白石间的文化记忆

闽南古厝,作为闽南文化的象征,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红砖白石的搭配和燕尾脊的屋顶设计。闽南古厝通常采用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布局,前埕后厝,坐北朝南,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布局,又融入了闽南地区特有的审美情趣。

闽南古厝的建筑工艺精湛,细节考究。墙面采用红砖与白石相间,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屋顶的燕尾脊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还具有防风抗震的功能。此外,古厝内部的木雕、石雕、彩绘等装饰艺术,更是展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精美的装饰,不仅体现了闽南人对美的追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02

200年古厝的重生之路

这座位于村下村的古厝,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岁月的洗礼让这座古厝逐渐破败,墙体开裂,屋顶漏雨,部分结构甚至存在倒塌的风险。然而,这座古厝承载着村民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因此,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重建行动就此展开。

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村民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重建资金。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筹集到了上百万元的善款。这笔资金不仅体现了村民们对古厝的深情厚谊,更展现了闽南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03

陈实生:闽南建筑的守护者

在这次重建工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实生。作为闽南建筑领域的专家,陈实生对闽南建筑的结构、工艺和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不仅主持了多个闽南建筑的修复工作,还致力于闽南建筑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在此次重建工程中,陈实生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在修复过程中保留古厝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价值。他带领团队对古厝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研究,从墙体的修复到屋顶的重建,从木雕的修补到石雕的复原,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04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重建过程中,陈实生团队采用了多种传统工艺,如清水烟炙砖拼花墙面、燕尾脊砌筑等,这些工艺都是闽南建筑的精髓所在。同时,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他们还引入了现代建筑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加固、防水防潮处理等。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保留了古厝的历史风貌,又提升了其使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建还特别注重对原有建筑构件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保存完好的墙体石条、天井石头以及屋顶圆木,陈实生都要求尽量保留并重新使用。这种做法不仅节约了资源,更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文化的传承。

05

文化传承与精神延续

这座古厝的重建,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建筑修复,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它不仅是村民们祭祀祖先、议事聚会的重要场所,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次重建,不仅延续了信仰,也让更多人关注到闽南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厝已经焕然一新。它不仅恢复了昔日的辉煌,更成为了闽南文化传承的新地标。每当夜幕降临,古厝内灯火通明,村民们在此谈天说地,孩子们在埕前嬉戏玩耍,一派和谐景象。这座古厝,见证了闽南人的智慧与勤劳,更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次重建工程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辛勤付出。它不仅展现了闽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这座重生的古厝,必将成为闽南文化传承的新起点,继续见证闽南大地的繁荣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