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祖厝重建:陈实生守护闽南古建文化
泉州祖厝重建:陈实生守护闽南古建文化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村下村,一座有着200年历史的紫云黄氏西头刊宗祠,承载着闽南人世代相传的家族记忆。这座见证了无数风雨的祖厝,如今在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陈实生的主持下,迎来了新生。
陈实生,这位土生土长的闽南匠人,自幼便与古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深知每一座古厝都凝结着先人的智慧与心血。此次祖厝重建,不仅是对一栋建筑的修复,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重建工作始于村民们的共同心愿。面对年久失修、风雨侵蚀的祖厝,村民们自发众筹上百万元,决心让这座精神家园重焕光彩。陈实生带领团队,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在修复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
闽南古厝的建造工艺讲究精细与考究。从基础的夯土、砌砖,到精美的木雕、石刻,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陈实生团队在施工中,特别注重对原有古构件的保护与利用。他们仔细清理、修复那些历经沧桑的木雕、石雕,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元素重新焕发生机。
此次重建工程不仅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泉州对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视。近年来,泉州市大力推进“刺桐侨厝”保护品牌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首批华侨建筑名单的认定、传统村落政策性贷款的推出,都为闽南建筑的保护与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数月的精心施工,紫云黄氏西头刊宗祠终于重现昔日辉煌。红砖白石、燕尾脊、雕梁画栋,这些闽南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在陈实生团队的巧手下,被完美还原。重建后的祖厝,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记录着闽南人的家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此次重建,不仅是对一栋建筑的修复,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凝聚了村民们的共同记忆,展现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守护。在陈实生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闽南古建筑文化必将继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