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胜地:良渚与径山的千年对话
杭州文化胜地:良渚与径山的千年对话
“戴上AR眼镜,刻符陶罐上的符号清晰呈现,良渚先民的信息记录方式尽收眼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15岁的朱美萱正托起3D文物影像细细观察,感叹道:‘良渚先民们原来是这样记录信息的!’”
这番场景,正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借助现代科技,让5000年前的文明“活”起来的生动写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不仅展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稻作文明成就,更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游客得以“触摸”远古文明。
在遗址公园内,草木茂盛的莫角山宫殿遗址通过AR小程序重现昔日辉煌。游客只需打开手机,就能沿着近300米的朝圣之路,欣赏良渚先民的生活与劳作场景,甚至登上莫角山巅,俯瞰整个宫殿布局。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除了数字化展示,良渚古城遗址还推出了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在考古体验区,18岁至55岁的游客可以报名参与田野考古,学习考古流程和工具使用,在专业考古学家的指导下挖掘文物。而在实验考古区和工匠作坊区,青少年则可以亲手体验木骨泥墙制作,以及玉器、陶器、漆器的制作工艺,亲身感受良渚时期的工匠精神。
自2019年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已接待游客900余万人次,日均接待量增长3倍以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遗址,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配备了500多路摄像头和241套监测设备,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
良渚文化的影响早已跨越国界。通过“云上泽国”线上主题展、多语种短视频《良渚微讲坛》等项目,良渚文化已触及近2亿海外受众。今年,良渚古城更是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展开对话,举办“时空交响: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主题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成果。
从良渚古城向北,来到海拔近800米的径山之巅,这里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每年春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专家、茶商、茶文化爱好者都会齐聚于此,感受径山禅茶的魅力。
2024年3月30日,径山寺内梵音悠扬,茶农代表与僧众共同举行庄重的洒净仪式,拉开了春茶开采的序幕。余杭区佛教协会会长、径山禅寺方丈戒兴大和尚亲手采摘“禅茶祖源”第一叶新茶,径山茶农代表则共同采摘“共富茶”鲜叶,向径山茶祖法钦禅师像供奉新茶,表达感恩之情。
径山茶宴作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仪式程序严谨而庄重。从张茶榜、击茶鼓到恭请入堂、上香礼佛,再到煎汤点茶、行盏分茶,每一道程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让这一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径山寺建立了径山禅茶祖源人类非遗馆,每月举办公益茶宴,并推出盛典版茶宴,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2024径山茶品鉴订货交流会上,30多款径山茶新品亮相,其中不乏与知名品牌联名的创新产品。现场还展示了径山茶智能抹茶机和专用泡茶水,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体验。浙江大学茶友联谊会组织百名茶楼茶馆代表和茶主播,深入体验茶文化,将径山禅茶的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径山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宋代达到鼎盛,成为皇室贵族的珍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真色、真味、真香”的品质,让无数茶客为之倾倒。目前,余杭区拥有7万多亩茶园,2万多户茶农,2023年茶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品牌价值达31.65亿元。
近年来,余杭区全面推进径山茶品牌化、数字化、规模化、品质化、融合化建设,推出桂花红茶、抹茶拿铁等创新产品,使得千年径山茶从一抹“绿色”变得“五彩缤纷”。同时,通过“径山禅茶之旅地图”等文旅融合项目,让游客得以深度体验径山茶文化。
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从良渚古城遗址到径山寺,从西湖美景到宋城千古情,每一处文化地标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5000年的文明故事。对于韩国游客而言,这些文化体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他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