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新宠:“宝子”让工作更轻松!
职场沟通新宠:“宝子”让工作更轻松!
“宝子”这个源自《你好,李焕英》的网络用语,如今已经悄然走进职场,成为年轻人之间拉近距离的“神器”。根据青年报·青春上海的问卷调查,在18-34岁群体中,“宝子”已经成为出现频率仅次于“老师”的社交称谓,占比高达19%。
“宝子”为何能在职场走红?
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宝子”以其独特的亲昵感和随意性,迅速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个简单的“宝子”不仅打破了传统职场称谓的刻板印象,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在会计事务所工作的陆小姐就深有体会:“最初,因为我们需要跨部门协同,我也曾因为线上沟通称谓而纠结,后来看到大家在工作群里常常用‘亲亲’来称呼同级,我也跟着这么称呼。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样亲近的称呼虽然只是代称,但是有助于提出工作需求,缓解线上社交的沟通卡顿。”
使用“宝子”的三大好处
缓解生硬感:在数字化办公时代,线上沟通已成为常态。一句“亲爱的”或者“宝子”,可以让冰冷的屏幕瞬间变得温暖起来,让沟通更加人性化。
促进协作效率:在跨部门协作或与供应商沟通时,一个亲切的称呼往往能打开对方的心扉,让合作更加顺畅。正如大学生小乐所说:“当我约朋友一起去图书馆或者食堂时,一句‘宝子’可以让我们拉近距离,这是朋友间彼此的默契。”
提升团队凝聚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工作,团队成员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当“宝子”成为团队内部的“暗号”,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团队的活力和向心力。
使用“宝子”的注意事项
虽然“宝子”在职场中颇受欢迎,但使用时也要把握好尺度:
避免过度使用:就像任何事物一样,过度使用会降低其价值。如果每个人都被叫“宝子”,这个称呼的独特性和亲密度就会大打折扣。
注意场合和对象:在正式会议或与上级沟通时,使用“宝子”可能会显得不够专业。此外,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过于亲昵的称呼,使用前要先了解对方的接受度。
保持真诚:真正的亲近感来自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简单的称呼。如果只是为了拉近关系而刻意使用“宝子”,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实战案例:如何巧妙使用“宝子”
跨部门协作: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一句“亲爱的宝子们,帮个忙!”往往能更快获得回应。
团队建设活动:在组织团建活动时,用“宝子们,周末一起去爬山吧!”代替正式的通知,能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日常沟通:在工作群中,用“宝子们,今天的工作安排如下……”开启一天的工作,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当然,职场沟通远不止一个“宝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它需要我们用心经营,既要保持专业性,又要不失人情味。正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莉娜所说:“线上社交称谓展现Z时代的情感表达和情绪需求。亲近称谓有一定心理慰藉作用,在聊天中有助于营造良好关系。”
所以,宝子们,下次在职场中使用“宝子”时,记得既要大胆又要谨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