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到底该谁管?法律这样说!
压岁钱到底该谁管?法律这样说!
过年期间,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这恐怕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疑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压岁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父母作为监护人有保管义务,但不能随意支配这笔钱。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压岁钱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压岁钱归谁所有?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孩子或者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这意味着,压岁钱本质上是长辈对孩子的赠与,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
父母能否使用压岁钱?
虽然压岁钱归孩子所有,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法律也赋予了父母一定的管理权限。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以为了孩子的利益合理支配压岁钱,但不得随意侵占或挪用。
具体来说:
-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代为支配;
- 已满8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在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内独立支配压岁钱,超出范围需监护人同意。
如何管理和使用压岁钱?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压岁钱呢?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家庭会议协商管理
惠州的张女士就采用了这种做法。她家两个孩子在龙年春节各收到2500元压岁钱,通过家庭会议协商,决定将90%(即4500元)作为“家庭旅游专项基金”,由妈妈保管,用于奖励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剩余10%(即每人250元)作为“自主专项经费”,由孩子们自主保管,用于购买玩具等,但不得超过专项经费的三分之一。
4罐储蓄法
IFA独立理财顾问、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副会长刘东洺建议采用4罐储蓄法。具体来说,将压岁钱分成4份,分别存入爱心罐、储蓄罐、自由罐和大额罐,四罐的占比分别为10%、20%、30%、40%。
- 爱心罐: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 储蓄罐:用于投资,帮助孩子学习金融知识
- 自由罐:用于日常消费,需要做预算和记账管理
- 大额罐:用于购买大件物品或实现特殊愿望
保险规划
有些家长选择用压岁钱为孩子购买保险,如教育年金或增额终身寿险。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障资金安全,还能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银行账户管理
为孩子开设一个专属银行账户,定期存入压岁钱或零花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不仅能帮助孩子了解银行存款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储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除了具体的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财教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婴幼儿期(0-3岁):主要是帮助他们形成对金钱的初步认识,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游戏等方式进行启蒙。
学龄前儿童(3-6岁):开始接触简单的理财概念,如设定短期储蓄目标、参与日常购物等。
学龄儿童(6-12岁):可以开设银行账户,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设定中长期理财目标。
青少年期(12-18岁):接触更复杂的理财工具和概念,如投资、预算管理等。
结语
压岁钱的管理和使用,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财产权益,更是一个培养理财意识、树立正确金钱观的重要契机。作为家长,我们既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又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财产。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教育,让压岁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