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护理全攻略:从《全程管理共识》到生活实践
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护理全攻略:从《全程管理共识》到生活实践
近日,国内首个《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正式发布,这一由20多位特应性皮炎领域专家共同完成的重要文件,填补了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空白。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7年复发率高达75.9%,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特应性皮炎: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
特应性皮炎最常发生在皮肤皱褶处,例如肘部内侧、膝部后侧和颈前部。
特应性皮炎(湿疹)是一种会导致皮肤干燥、发痒和发炎的医疗状况。它常见于幼儿,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特应性皮炎持续时间长(慢性),有时会突然发作。它可能令人不适,但不具有传染性。特应性皮炎患者容易发生食物过敏、花粉症和哮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巍教授指出,在临床上,有很多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来医院就诊时皮损状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全身抓挠得体无完肤、夜不能寐,加上身体有其他基础疾病,常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一些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控制不住地抓挠,生长发育、睡眠、学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社交也存在阻碍,心理上容易自卑、抑郁。
全程管理:从诊前到诊后的科学护理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3届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委会创始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建中强调,特应性皮炎不仅是一个皮肤病,更是一个系统性的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其管理需要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治疗、监控和调整,才能有效控制这一疾病,让患者恢复并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共识》强调“诊前-诊中-诊后”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性,即诊疗前强调患者教育,帮助患者建立主动寻诊、早期诊断的观念;诊疗中强调医患沟通,基于顺畅沟通与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医生科学制定治疗方案;诊疗后强调患者自我管理,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更好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护理:衣食住行洗护六方面注意事项
张建中教授提出了特应性皮炎的“衣食住行洗护”六方面预防建议:
穿着护理
选择宽松、纯棉的衣物,避免过紧,同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持舒适。
饮食调养
需留意食物过敏情况,特别是儿童患者,约三分之一存在食物过敏,家长应细心观察并记录,避免孩子摄入过敏食物。而成人食物过敏较少,不必过度忌口。
居住环境
建议避免养宠物、开花植物,减少地毯使用,除非能频繁清洁,床上用品应定期吸尘或更换,室内温度湿度保持适宜。
出行注意事项
应避开过敏源多的地方,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以及刮风、扬沙天气。
洗浴习惯
水温应温和,控制在32度至37度,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使用碱性香皂。
皮肤护理
洗澡后需使用保湿润肤产品,特别是皮肤干燥的人群,如小孩和老人。
通过遵循这些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延缓甚至避免特应性皮炎的发生,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治疗进展:创新药物带来新希望
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长期维持期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医患高效管理疾病,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复发、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最终达到长期控制疾病、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而短期治疗可以使症状快速缓解。医患选择治疗方案时可以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安全性及经济负担等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等逐渐崭露头角。司普奇拜单抗的上市,以其优秀的临床数据和较长的缓解期优势,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L-4Rα抗体药物,也是全球第二个申报上市的同类药物,司普奇拜单抗标志着中国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取得了创新。
张建中表示,经过半年的生物制剂治疗,约80%以上的患者能够实现病情的良好控制。通过这样的治疗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使患者的外观与正常人无异,进而保障他们能够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积极心态: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
一位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享了自己的治疗经历,她提到使用新一代生物制剂康悦达(司普奇拜)的效果较好,强调了积极心态对病情管理的重要性。她表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治疗,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天开心一点,不然情绪上的郁结会加重病情,整个人也会被搞垮。
特应性皮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积极的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享受正常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