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揭秘现代军事战术:从核潜艇到单兵飞行器
《蛟龙行动》揭秘现代军事战术:从核潜艇到单兵飞行器
《蛟龙行动》作为2025年春节档首部开启点映的电影,凭借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紧张刺激的剧情,迅速引发观众热议。这部由博纳影业出品、林超贤导演的现代军事动作大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开门红,更在军事题材的呈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点映火爆,上座率超50%
1月26日,《蛟龙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启IMAX超前点映,短短两天内,点映票房突破1707.2万,预售票房更是高达3809.9万,总票房达到5517.1万。在点映期间,该片创造了多个令人瞩目的纪录:上座率突破50%,场均人次达到187.4,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种火爆场面在春节档中实属罕见,充分展现了观众对这部军事大片的高度期待。
军事装备大揭秘:从核潜艇到单兵飞行器
作为国内首部以核潜艇为主题的现代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在军事装备的展现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打造的“龙鲸号”核潜艇,这艘长达120米的庞然大物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影道具,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完美展现。潜艇的内部构造同样令人惊叹,从指挥舱到鱼雷舱,从休息室到机械舱,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严格还原,所有显示屏都是真实可操作的,每一个按钮、每一根管道都有其实际用途。
除了核潜艇,影片还展示了多种未来战争装备。蛟龙小队装备的单兵飞行器在珠海航展上亮相后首次在银幕上呈现,其酷炫的外形和强大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机器狗则展现了顶级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顶部配备新型雷达系统,可快速锁定目标,200发子弹的弹舱确保持续火力输出,两侧各3枚微型榴弹提升了战场威慑力。
实拍控林超贤:用真实感征服观众
导演林超贤素来以“实拍控”著称,在《蛟龙行动》中,他再次展现了对真实感的追求。为了呈现深海作战的真实感,演员们在17米深的水下进行实拍,身着厚重的潜水装备完成高强度动作。韩东君透露,他在水下戏份中,算上装备+自重总重量达到了200多斤。这种极限拍摄带来的真实感,是任何特效都无法替代的。
在深海作战场景的拍摄中,林超贤采用了全实拍的方式,让观众真实感受到深海大战的震撼。特别是在鱼雷对轰的戏份中,实拍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此外,影片还展现了潜艇穿越海水密度断层、蓝鲸从潜艇旁游过等前所未见的深海奇观,通过对比更显示出核潜艇的庞大体量。
观众评价:褒贬参半,但总体值得一看
对于《蛟龙行动》的军事元素,观众评价总体积极。有观众表示:“没有什么深海战争戏能拍得比《蛟龙行动》更爽的了!”“蛟龙小队的战斗场面和战术动作比《红海行动》更燃、更炸裂、更爆!”“这部电影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但也有一些批评声音指出,影片文戏过多,张涵予和王俊凯的戏份过多,甚至超过了蛟龙小队的武戏。还有观众认为,电影剪辑过于混乱,全程镜头晃动,声音过于嘈杂。不过,这些批评并未影响影片的整体口碑,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含男量十足”的战争大片,该片提前点映的策略显然奏效,让自己在春节档中脱颖而出。
创新突破:开启军事电影新纪元
《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军事动作大片,更是一部集科普与娱乐于一体的军事大片。它首次将核潜艇这一神秘军事装备搬上银幕,展现了深海作战这一独特战场形态。通过实拍和细节还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海军的实力,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成熟。
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蛟龙行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视觉效果,成功吸引了一批对军事题材感兴趣的观众。虽然影片在文戏和剪辑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在军事题材上的创新和突破,无疑为国产军事电影开辟了新的方向。对于喜欢军事和动作片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绝对值得在IMAX影院观看,感受核潜艇和深海作战带来的视觉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