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春节:传统与国际交融的节日盛宴
桂林春节:传统与国际交融的节日盛宴
桂林的春节,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从热闹非凡的庙会到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活动,从传统美食到国际交流,这座山水甲天下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庆祝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庙会祈福与舞狮闹春
春节期间,桂林的各大庙宇和文化场所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其中,恭城三庙两馆推出的“春节特惠游”备受游客青睐。游客可以选择穿着汉服免费游览,或者凭身份证享受半价优惠,亲身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在古南门非遗文化集市,一场场精彩的民俗表演轮番上演。“状元拜年”、“状元巡游”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亲身体验科举时代的文化氛围。夜幕降临,古风鱼灯巡游队伍缓缓前行,点亮了古城的夜空。游客还可以在祈福墙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两江四湖景区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舞狮闹新春、国潮音乐会、财神送福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夜幕降临时,桂湖渔火秀、宋风雅韵等水上演艺节目相继登场,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国际交流:中外共庆中国年
桂林的春节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参与。桂林理工大学举办的团拜会上,外教和留学生们通过书法写“福”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七星区举办的新春年货节更是热闹非凡,来自尼日利亚、缅甸、乌兹别克斯坦等十个国家的中外师生及家长共计200多人共同参与。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恭城油茶制作、鲁班工艺木模制作、拓印“福”字等体验区备受青睐。外国友人们跟着中国小朋友一起写毛笔字,品尝中国传统美食,体验中国年的喜庆氛围。
在灵川县九屋镇西岭山庄,一群“功夫老外”正在体验中国传统民俗。他们来自十几个国家,因为对中国功夫的热爱而聚在一起。春节期间,他们与当地村民一起写福字、磨豆腐、舂糍粑、酿圆子,亲身体验中国年的独特魅力。当一盘盘扣肉、腊味、圆子端上桌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分享这份跨国的团圆与喜悦。
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期间,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桂林非遗说”系列体验活动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拉开帷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龙晓添为现场市民解读春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随后的非遗互动体验环节,市民们积极参与猜灯谜、品尝腊八粥等传统活动,集章打卡、“春官”送福等趣味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非遗文化集市上,市民和游客可以亲手体验恭城油茶的制作过程,品尝这道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饮品。鲁班工艺的筑木模型制作区前也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大家纷纷尝试用传统工具制作木构模型。拓印“福”字、中医文化体验、非遗傩舞面具制作等活动,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食荟萃:舌尖上的春节
春节期间,桂林的美食同样令人难忘。扣肉、腊味、圆子等传统美食在节日的餐桌上必不可少。桂林米粉、油茶等地道小吃则让游客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在象山景区的“象山水韵新春艺趣市集”上,各种美食摊位琳琅满目,游客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精彩的文艺表演。
桂林的春节,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相遇,共同谱写出一曲和谐美好的新春乐章。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能在这座山水之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