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AI崛起: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AI崛起: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引用
新浪网
12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3/doc-inecsrnu8844184.shtml
2.
https://tech.hexun.com/2024-06-07/213098522.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2471512_121838586
4.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50126/7eaa78f6d495413585d26fed366f9d14/c.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psyk8655004.shtml
6.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7/content_6960720.htm
7.
http://www.news.cn/tech/20250106/e179c1428088423fb748f01c9e921225/c.html
8.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7/23/art_1229063385_1844875.html
9.
https://www.mfa.gov.cn/web/wjbzhd/202409/t20240927_11498463.shtml
10.
https://www.frostchina.com/content/insight/detail/6777b11e09f5eb0e508be214
11.
http://www.news.cn/world/20250124/5471ce4153604b38a5fa34adf81b923d/c.html
12.
https://cuhk.edu.cn/zh-hans/article/14553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迎来重要里程碑。从生成式语言大模型到视频大模型,AI技术迭代速度前所未有。这一年,中国AI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技术创新成果频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01

企业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以旷视科技和微链科技为代表的中国AI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旷视科技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其自主研发的"Brain++"AI生产力平台,融合算法、算力和数据,打造出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并开源其核心——深度学习框架"天元"。基于Brain++强大的AI能力,旷视构建了完整的AIoT产品体系,包括AIoT操作系统、AI重新定义的硬件和AI重新定义的行业应用,实现了从IoT连接、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到应用赋能的功能集成。旷视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AIoT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城市、交通、地产、物流等领域,助力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AI的商业化落地。旷视的商业化产品服务全球范围内数十万开发者与超过3,000家行业客户。

微链道爱创始团队从2016年开始,在北美顶尖的高校实验室里研究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2018年成立商业运营主体北京微链道爱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跨学科方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2019年创始团队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院DaoAI Robotics Inc,汇集了机器学习、神经科学、工程、数学、虚拟世界和计算基础设施方面的新思想和前沿技术,以及组织科学事业的新方法。该实验室通过开拓深度强化学习领域(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结合)并使用虚拟世界来测试其系统,取得了早期成功。微链道爱推出了WeRobotics认知系统,这是一个可以让计算机理解三维空间并操控机械设备对真实世界的任务进行自主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机器人智能体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大挑战,WeRobotics 的里程碑式成就被认为领先于时代数年。WeRobotics 启发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新时代,其迭代系统越来越通用,能够解决许多不同的任务以及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治理等。

02

政策支持:打造AI发展新高地

中国政府对AI产业的大力支持,为中国AI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AI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资金扶持方面,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AI企业的研发成本和经营压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重视AI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设立相关学科、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更多的AI人才。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AI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此外,政府还通过建设AI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推动AI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03

市场需求:驱动AI技术加速落地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AI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在医疗领域,AI技术被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及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在教育领域,AI提供智能辅导和个性化学习资源;在交通领域,AI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金融领域,AI应用于风险评估、自动化交易及反欺诈系统。这些应用场景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也为AI企业提供了持续创新的动力。

04

未来展望:从"追赶"到"引领"

当前,中国AI产业正处于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6.02%。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216亿元。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显示出与美国的同步增长态势。除了大模型产业,中国AI核心产业整体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占全球总数的37%,进一步证明了中国AI产业的活力和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正在从"老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向"新AI"(Autonomous Intelligence)转变。未来,AI将更多地以自主式人工智能的形式出现,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各种物理和数字机器人为一体。这种转变将为中国AI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AI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数据隐私和算法公平性等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如何平衡AI发展与就业关系,确保AI技术造福全人类,也是中国AI产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看,中国AI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凭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三大优势,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AI领域的领军者,为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