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LaTeX排版论文过程记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LaTeX排版论文过程记录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znscst/article/details/137112947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LaTeX排版学术论文的全过程,包括下载期刊模板、图片表格格式设定、公式输入、参考文献管理等关键步骤。对于需要使用LaTeX进行学术写作的读者,本文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代码示例。

下载期刊LaTeX模板

进入IEEE网站选择Journals & Magazines

搜索要投的期刊,点击期刊名称进入

点击Author Center

选择Journal Authors,点击Download a Template下载模版

点击蓝色字体IEEE Template Selector

开始选择Journalà待选期刊输入à选择LaTeXà下载模版

根据模版排版论文格式

进入Overleaf网站,注册登录,点击Uploadà将下载的模版导入进去,查看示例模版。

新建自己的论文排版,可以copy示例再建一个文件。将论文中的图导入到与.tex文件同一目录。注意,图片如果是.jpg .png格式可能会特别不清晰。建议将Visio等绘制的图,每一张都单独导出PDF,或者使用Adobe软件对图片进行裁剪编辑。编辑步骤为:使用Adobe软件打开Visio导出的PDF;点击编辑PDF;点击裁剪页面;选择裁剪的图片;双击选定裁剪的部分(如果页面没有变化,在裁剪框的几个选项中随意切换一下,再选裁剪框);裁剪的图片需要勾选删除白边距。

将所有需要的图片都导入到.tex同一目录下。

然后开始根据模版编译自己的论文。下面说一下中间遇到的问题。

图片表格格式设定:

当文本使用双栏时,图片或者表格需要双栏插入,直接在单栏插入的模版代码里加入*。

单栏图片:

\begin{figure}[h]  
\includegraphics[width=0.45\textwidth]{f2.pdf}  
\caption{\centering{图注}}  
\label{Fig2}  
\end{figure}  

双栏图片:

\begin{figure*}[h]  
\includegraphics[width=1.0\textwidth]{f1.pdf}  
\caption{\centering{图注}}  
\label{Fig1}  
\end{figure*}  

双栏表格:

\begin{table*}[!t]  
\end{table*}  

单栏表格:

\begin{table}[!t]  
\caption{标注.\label{2}}  
\centering  
\begin{tabular}{c} \hline  
\usym{2714} & \usym{2714} & \usym{2714}  
\\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其中\是换行。\hline是行加线,|是列加线。{tabular}{c}中,c代表居中,l代表左对齐,r代表右对齐。\usym{2714}代表:
,\usym{2717}代表:
,使用这些符号需要在引言部分加入包\usepackage{utfsym}。

正文中引用表格使用:\ref{label},符号已经有空格,不需要再打空格。

正文中引用图片使用:\ref{label},例如:Fig. \ref{2}。中间需要有一个空格。

表格位置:

h: 当前位置,根据实际文中位置调整

t:将表格放在页面顶部

b:将表格放在页面底部

给表格字体添加颜色:

引言导入包\usepackage{color}

在表格数字加入\textcolor{red}{text}。例如:\textcolor{red}{6},则6为红色字。

公式输入

针对不同的符号需要使用LaTeX中的数学代码切换,比如下面的:

λ:\lambda

×:\times

⊗:\otimes或\bigotimes

  • \cdot

分式:\frac{1}{n}

需要编号格式:

\begin{equation}\label{he7公式序号}  
你的公式  
\end{equation}  

编译之后根据给的提示修改相应的格式文本。

参考文献引入

一般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通过\bibitem{ref1}手动输入。

代码示例:

\begin{thebibliography}{1}  
\bibliographystyle{unsrt} %选择你需要的格式  
\bibitem{ref1}  
{\it{Mathematics Into Typ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ams.org/arc/styleguide/mit-2.pdf  
\end{thebibliography}  

方式二:通过bib文件编译

首先在Overleaf新建一个.bib文件,然后根据参考的论文,在网站引用选项中选择BibTeX格式,将内容复制到bib文件中,示例如下:

@ARTICLE{1, % 文中的引用标签  
author={Malanowski, Mateusz and Kulpa, Krzysztof},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title={Detection of Moving Targets With Continuous-Wave Noise Radar: Theory and Measurements},  
year={2012},  
volume={50},  
number={9},  
pages={3502-3509},  
keywords={Noise;Radar detection;Clutter;Correlation;Narrowband;Receivers;Correlation receiver;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moving target detection;noise radar;noise radar technology},  
doi={10.1109/TGRS.2011.2181521}}  

将所有的参考文献BibTeX格式都放到bib文件中

然后,在论文.tex文件引言中加入包:

\usepackage[backend=biber]{biblatex}  
\addbibresource{References.bib} % 创建的bib文件名。  

在结尾处加入:

\printbibliography % 没有这一行,无法正常打印参考文献  
\end{document}  

这里会发现参考文献乱序的现象。需要再添加两行:

\begin{refcontext}[sorting = none] % 防止乱序  
\printbibliography  
\end{refcontext}  
\end{document}  

解决问题。在正文中引用使用\cite{ref1}

如果出现copy不了的情况,鼠标右击编译界面,重新载入就可以了。

对于IEEEtran期刊、会议等,不能使用biblatex和\printbibliography命令,使用这些打印出来的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IEEEtran包附带了几种BibTex样式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bibliographystyle{IEEEtran}  
\bibliography{IEEEabrv,References}  
%\printbibliography  
%\end{thebibliography}  
%\end{refcontext}  
\end{document}  

并将引言的与biblatex有关的包注释掉:

%\usepackage[backend=biber]{biblatex}  
%\addbibresource{References.bib}  

对于细节问题根据编译提示做出相应修改

链接ORCID

前言包加入

% add ORCID  
\usepackage{tikz,xcolor}  
\usepackage[implicit=false]{hyperref}  
% 设置必有,去方框,取出参考文献的方框  
\hypersetup{hidelinks,  
colorlinks=true,  
allcolors=black,  
pdfstartview=Fit,  
breaklinks=true}  
% 下面的内容参考网上给的,几乎一样  
\definecolor{lime}{HTML}{A6CE39}  
\DeclareRobustCommand{\orcidicon}{  
\begin{tikzpicture}  
\draw[lime, fill=lime] (0,0)  
circle[radius=0.16]  
node[white]{{\fontfamily{qag}\selectfont \tiny \.{I}D}};  
\end{tikzpicture}  
\hspace{-2mm}  
}  
\foreach \x in {A, ..., Z}{%  
\expandafter\u00def\csname orcid\x\endcsname{\noexpand\href{https://orcid.org/\csname orcidauthor\x\endcsname}{\noexpand\orcidicon}}  
}  
\newcommand{\orcidauthorA}{作者的ORCID号}  
\newcommand{\orcidauthorB}{作者的ORCID号}  

文中使用

\author{作者\hspace{-1.5mm}\orcidA{},作者\hspace{-1.5mm}\orcidB{}  

鼠标放入红色ID会显示对于的ORCID

投递文献坑

  1. 注册期刊子账号一直报错,或者进不去投递界面

解决办法:更换浏览器

2.上传PDF文件失败

因为电脑默认了文件格式为ADOBE类型。解决办法:另存为PDF/A然后上传成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