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倾听百年繁华,贺州西约街藏着时光留下的声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倾听百年繁华,贺州西约街藏着时光留下的声音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95389

6月初,贺州城区西约街迎来多雨时节。黑色的屋檐和街头被雨水打湿的青石路面,反射出迷蒙的水泽。

西约街紧临贺江边,全长1000多米,宽6至10米,发端于清咸丰年间,兴盛于民国初年。在贺州,没人不知晓这条街。


熙熙攘攘的西约街道。

八步区八步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黎学武介绍,民国初年,现代采矿业在八步周边迅速兴起,水岩坝锡矿开采业成为了桂系军阀军饷的主要来源。那时,八步便利的水上交通和繁华的商业集散地,使西约街成为了桂东主要的政治中心。西约街的繁华兴盛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是八步城区的发源地,也是城区1980年以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俯瞰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

西约街是自治区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东至八步大桥,西至西约街西南一巷,南至临江北岸,北至竹篙巷鸡市场南侧的西约街、沙街、河边巷全部及油行巷部分地区。如今,西约街仍是贺州商业繁华的地段之一,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无论晴日雨天,皆熙来攘往。

行走在西约街,似有穿越时空的感觉。那些传统的粮油、糕点、米粉以及成衣、鞋帽百货等店铺,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


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现留存下的米行一条街。

何大爷经营着一家无名的粮油铺,他从1986年开始在西约街的米市卖米,到现在已经有38年了。他告诉记者,现在网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采购方式,像他这样的传统商铺主要就是给西约街区的街坊邻里提供生活便利。


西约街区里的传统商铺。

罗名端时常在这里买米,他住在沙街巷26号,今年已78岁,当过兵,于1969年回到贺州。与主街的喧嚣热闹相比,沙街巷宁静异常。从罗名端半敞开的房门,传出一首老歌“我只想唱,这一首老情歌,让回忆再涌满心头……”


沙街巷。


沙街巷一角。

罗名端的爱人早前因病先他而去,如今他一人独居在老屋里,“我们年轻时,西约街商贸非常繁荣,我爱人在当时的一景饭店工作,负责收银。”罗名端说,他回乡后也经商,卖过成衣、开过三轮车,一家人的生活还不错。


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一景桥历史建筑。

一景饭店在西约街一景桥的桥头边,原名“一景茶楼”,新中国成立后才改成“一景饭店”。除此之外,街区内还保留着历史建筑共23处,它们承载了老八步人、老八步街坊的最美好回忆。罗名端说:“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每天来回走在熟悉的街巷里,有时间就找邻居老大哥下棋聊天,生活知足且幸福。”


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如今,西约街上居住或经商的人们,虽大多已不再是街区的原住民,但西约街就像是一座城市的时光留声机,使老八步的记忆留存、沉淀在这一街一巷间。


沙街巷里的历史建筑。

除了历史建筑,像罗名端老人这样将对妻子、对街区邻里、对生活的情感注进回忆,又何尝不是西约街一种文化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