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的夕阳哲理:莫道桑榆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的夕阳哲理:莫道桑榆晚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E%AB%E9%81%93%E6%A1%91%E6%A6%86%E6%99%9A%EF%BC%8C%E4%B8%BA%E9%9C%9E%E5%B0%9A%E6%BB%A1%E5%A4%A9/5095176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MT5LEN0525GVLQ.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0/08/content_26083969.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1A08TDJ00
5.
https://www.sohu.com/a/829269301_121123872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3A053RD00
7.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62.htm
8.
https://wlzbq.nanyang.gov.cn/2024/04-11/410058.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010/bf5fd130e20a4cce83e7f711e0c312df/c.html
10.
https://m.qidian.com/ask/qzflwfonjgt
11.
https://www.pingcheng.gov.cn/pcqrmzfz/ztNyGzzj/202410/f37ae46bbfac4e1aad2cc9fd66fc7a3d.shtml
12.
https://www.tonglu.gov.cn/art/2025/1/17/art_1543980_59026669.html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名句,道出了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味这句诗的深意,感受夕阳之美与人生哲理。

01

重阳节:传统文化的传承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02

夕阳无限好:重阳登高的深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更有历代文人墨客为其填词赋诗。今又重阳,当你登高远眺时,可曾想过重阳为何要登高?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秋季天高气爽,可达到心旷神怡、强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汉代,史料中就有重阳登高的记载。西汉时期京城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后来民间有东汉青年桓景带领乡亲登高避邪、杀死瘟魔的传说。三国、晋代重阳日发展成为郊游登山的活动。唐代以后登山活动十分热闹,历代皇帝、诗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描写九九登高习俗的诗篇。

重阳节登高望远,体现了人们对山的崇拜。登高可吸万物之阳气,与天更接近,有种无比爽朗开阔的感受。古人重阳登高很有高雅从容的情调,往往选择登高山、高塔等自然名胜或历史古迹,而后携友并坐,赏菊、喝茶、赋诗。

03

莫道桑榆晚:老当益壮的智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年华已逝而感到悲伤,即使到了人生的黄昏,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这句诗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它鼓励人们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正如重阳节所蕴含的深意一样,即使步入晚年,也要像夕阳一样,用最后的余晖照亮天空,为这个世界留下一抹美丽的霞光。

04

为霞尚满天:智慧养老的新篇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近年来,中国积极为广大老年人探索智慧养老新路径,不断提升智慧化的养老服务能力,助力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智能健康小站里,老人熟练地点击自助设备测量血压、血氧;舞蹈房里,银发一族翩翩起舞,并通过手机直播吸引网友点赞;躺在床上无法起身的话,依托智能手环可实现24小时直通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随着中国的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智慧养老正帮助中国的老人由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养老迈进。

05

结语:珍惜当下,拥抱未来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佳节,更是品味夕阳之美和人生哲理的好时机。古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价值和美丽。即使步入晚年,依然可以绽放出耀眼光芒,不畏老去,拥抱生命的多彩。让我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用心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