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着书本去旅行:苏州诗词探秘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着书本去旅行:苏州诗词探秘之旅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EAD39G0552M20P.html
2.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5/29/WS66569c33a3109f7860ddfe5b.html
3.
https://post.smzdm.com/p/a3xg4x47/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9A0B0AT0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1A004PG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8A000Z600
7.
https://www.sohu.com/a/782875936_121620820
8.
https://m.ximalaya.com/ask/t4580979
9.
https://m.suzhou.bendibao.com/tour/50203_4.shtm
10.
https://www.poemshenzhen.com/index.php/Article/Detail/cat_id/23/id/648832
1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9941e2090365.aspx
12.
http://www.gdmj.org.cn/yhjf/wyhc/content/post_1243971.html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名扬四海,也让世人领略到苏州这座古城的诗意之美。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苏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苏州的自然风光,更凝结着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

01

诗词中的苏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道出了江南之美,而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自然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除了白居易和张继,还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赞美苏州的佳作。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横塘》中写道:“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诗中描绘了苏州春天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水面上,石桥和佛塔倒映其中,细雨中杨柳依依,画船轻荡,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乡画卷。

明代诗人高启在《姑苏杂咏》中写道:“画船珠箔雨初晴,十里春波蘸碧城。不似西湖旧风景,只余鸥鹭解相迎。”诗中描绘了苏州春雨初晴后的美景,画船、珠帘、春波、碧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02

诗词中的景点探秘

寒山寺:诗与钟声的千年共鸣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时期,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名僧寒山与希迁来此创建寺院,后改名为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声名远播,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名胜古迹。

寒山寺占地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3400平方米,属于禅宗临济宗,曾跻身中国十大名寺之列。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及霜钟阁等。建筑布局错落有致,不拘一格,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平江路: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

平江路是苏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之一,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尽显江南水乡的韵味。

漫步平江路,仿佛穿越回古代。沿街的评弹馆里传来婉转的吴侬软语,与墙头的树影、桥下的水波相得益彰。苏州评弹作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平江路增添了细腻、慵懒的氛围感。

拙政园:诗画中的园林艺术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园内山水萦绕,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皆是诗画。

清代诗人俞樾曾为拙政园题诗:“曲水绕亭台,前人构此园。小桥通径曲,叠石作山尊。花木四时好,轩窗幽兴存。我来春未晚,啼鸟隔林喧。”诗中描绘了拙政园的美景,曲水、亭台、小桥、叠石、花木、轩窗,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园林画卷。

03

文化传承:诗与人的交融

柳如是与钱谦益:才子佳人的诗画人生

明末清初,杭州西湖边,“秦淮八艳”之首、绝代佳人柳如是邂逅被免官职的文坛领袖钱谦益。两年后,柳如一身着书生装扮来到钱氏故里苏州常熟,以诗自介:“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钱氏认出如是身份,万分惊喜。柳如是为钱谦益的深情所打动,钱谦益为柳如是的痴情所迷恋,两人最终结为连理。

苏绣与桃花坞木版年画:诗画艺术的延续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其精细雅致的风格承载着温柔的水乡气息。与苏绣一样,桃花坞木版年画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宋代开始出现,以吉祥喜庆、花鸟果蔬等为主要的内容主题,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04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平江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保持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今的平江路,不仅保留了古朴的风貌,还融入了现代的商业与文化元素。沿街的咖啡馆、文创店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让游客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享受到现代的便利。

苏州,这座诗意之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寒山寺的钟声到平江路的水巷,从拙政园的亭台到苏绣的细腻,每一处都凝聚着诗的意境与人文的温度。央视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特别推出的苏州诗词探秘之旅,将带领我们深入探寻这座城市的诗意之美,感受诗词中的美景与文化。这个秋季,不妨跟随节目的脚步,一起探索苏州的历史与自然之美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