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味道》新书带你品味正宗酱排骨
《无锡味道》新书带你品味正宗酱排骨
《无锡味道》新书近日面世,在无锡市商务局指导下编撰而成。书中详细介绍了无锡传统美食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尤其是三凤桥酱排骨这一经典名菜。这道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特色菜肴,以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美味口感闻名遐迩。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无锡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还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传统制作技艺,感受无锡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凤桥酱排骨:百年传承的无锡味道
三凤桥酱排骨是无锡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始于1927年,由王云清在无锡城内三凤桥市口开设的慎余肉庄创始。这道菜与清水油面筋、无锡泥人并列为无锡三大名特产,承载着无锡人的集体记忆。
三凤桥酱排骨的制作工艺独特,关键在于“百年老汁”和秘制香料包。老汁是历代厨师在烧煮酱排骨时保留下来的精华,每一锅都会留一小桶酱汁,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香料包则由八角、桂皮、花椒、陈皮、杜仲、丁香等十几种香料和中药组成,具体配比是商业机密,只有少数人知晓。
这道酱排骨烧制过程中,有两样东西值得一提。一样是“老汁”,三凤桥自创立以来,厨师烧煮酱排骨时都有一个习惯:一锅酱排骨烧好之后,厨师总会从锅内盛出一小桶酱汁,等下一锅烧煮时放入上一锅的酱汁,这样锅锅相传,美味也就代代相传,这酱汁流传至今就被称为“百年老汁”。另一样就是“香料包”,酱排骨美味的秘诀就在于此。它是由八角、桂皮、花椒、陈皮、杜仲、丁香等十几味香料和中药组成,香料包的组成配比,成了三凤桥的商业机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
三凤桥酱排骨曾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包括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无锡市最佳消费品、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等。目前,三凤桥中山路总店正在搬迁中,预计明年将搬至原址斜对面的新店,以崭新面貌再次回归。
无锡美食:水乡文化的味觉记忆
无锡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除了酱排骨外,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名菜值得一试。比如无锡小笼包,皮薄卤多,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是沪宁杭一带的名点;银丝面细滑柔软,搭配醇厚汤底,是无锡传统面食的精华;玉兰饼外酥里嫩,甜咸皆宜,是无锡人喜爱的早点之一。
地方名菜方面,梁溪脆鳝甜中带咸、松脆可口;太湖船菜则以当地水产为主料,展现原汁原味的鲜美。时令特产如阳山水蜜桃,果肉细腻多汁,是夏季限定的美味。
无锡美食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比如紫砂壶不仅是茶具,也常用于烹饪;惠山金刚肚脐、拱北楼阳春面等小吃,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锡味道》新书的出版,不仅是一次美食文化的梳理,更是一次对城市记忆的回顾。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无锡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这座江南水乡城市的独特魅力。